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4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金刚 《理论界》2009,(2):96-98
本文考察了<瑜伽师地论>对早期佛法的解释,认为这一解释显示了众生将五蕴执着为"我"的原因在于法能够在种种因缘作用下相似流转,维持自身的同一,而外在表现似不变的自我.因而法本来就具有维持自身同一的性质,而实现解脱也就是法能够完全地实现这一性质,即不依赖外缘而维持自身的同一.  相似文献   
72.
《凤凰涅槃》一书,对抚矿集团由辱到荣,由兴至衰,后又突出重围,实现伟大复兴的百年沧桑历程,进行了系统的审视,高度凝炼了抚矿集团的成功之举,也探索出了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3.
杜甫自言其早年即“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晚年自语“永愿坐长夏,将衰栖大乘”,诗中更有“师粲可”、“依迦叶”等语句,可知诗人追求的是大乘佛法.杜集中与佛法感触相通之禅诗近50首,与大乘义学思想关联密切,除了对“无常”、“无我”等原始佛理的解悟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性空幻有”之般若空观的体证;第二,对“空有相即”之大乘中道观的活泼机用;第三,对生活的现实态度、乐观精神以及仁者情怀与回向人生、自利利他、弘济众生的大乘精神主张不谋而合,亦是践行着大乘“实相涅槃”学说.  相似文献   
74.
体验之尤--兼及马斯洛、慧能哲学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体验的生命本体论内涵为论述起点,阐释体验之生成对人生意义的审美性把握和对生命悲剧性本质的超越,通过比较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哲学家关于"体验"与人生意义的探讨--高峰体验与禅悟(涅槃),试图揭示审美救赎论的偏颇所在,进而基于实践论的观点,阐述体验对于生命本体的"灵魂唤醒"作用.  相似文献   
75.
佛教发展到南朝,由重视义理阐发的般若学,转变为重视成佛实践的涅槃学,形成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并深刻影响了南朝后期文学,特别是宫体诗的产生和发展。南朝宫体诗并非单纯的宫廷艳情诗和浮华诗风的代表,它的产生具有南朝佛教文化背景。宫体诗诗人透过绮靡浓艳的描写女性美的诗句,揭示无常世间的虚幻清净本相,通过对美的刻画和婉转曼妙的语言声律艺术,表达对宗教境界的向往。  相似文献   
76.
"实相涅槃"构成了解脱的最高境界成为由般若学向涅槃学发展过渡的理论先导.佛性论是涅槃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僧叡在深刻理解般若中观学的基础上,注意到般若学与涅槃学的相通之处,转向涅槃佛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77.
禅是佛教的一个宗派,这是学界的一个共识,但也有挑战这一共识的异见,认为中国禅不是印度哲学和大乘佛教在中国的旁支别派,而是中国思想和宗教的嫡系正宗。重新审视国内外关于禅的性质和状况的主要观点,并对禅宗的起源、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制度实践、终极目标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印度禅和佛教的关系等核心问题进行比较和论证,旨在从概念性视角找出中国禅与大乘佛教和印度瑜伽的哲学思想及修行实践的相异之处,从而对中国禅是否为佛教的一个宗派作出实事求是的回答。通过对禅宗作为一个思想和宗教流派的基本内涵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禅是本土思想依托外来佛教而产生的全新宗教与思想,在根本上不是源自佛教和印度瑜伽的中国流派。  相似文献   
78.
“十二五”是我国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的五年,数千万人口脱离贫困梦魇,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79.
渠溪河水天庭来,红星苍穹升紫烟。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丰都教育若银河璀璨,星光熠熠。在这片星河中,仁沙教育如一道清流活水,星辉澄明。——题记一个支点,让仁沙的课堂由墨守成规迈向优质卓越;一场改革,让仁沙这个尚善文化重镇扛起了丰都农村教育课程改革的示范大旗。这个支点,就是仁沙率先实施的区域性"五步教学法"课改;这场改革,叫做"强推硬逼式"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80.
中国人物画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程式化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描绘精工严谨的"工笔",还是以挥笔洗练和发挥水墨为胜的"写意",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审美情趣及其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