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9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274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正面临着“双重失语”的困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话语体系的有关概念、范畴和术语等基本概念有待进一步厘清,因此,需要从树立问题意识、传承民族文化和把握时代精神等三个维度,开展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创建。  相似文献   
93.
94.
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法治政府作出了顶层设计。应当如何把握新时代法治政府精神,新时代法治政府精神与传统法治政府的特性有何逻辑关系,新时代法治政府精神具体如何构型等都是一系列需要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法治政府建设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2004年和2015年两次系统性的构建工作已使我国法治政府具备自身的质的规定性。然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即使是2015年法治政府的新的顶层设计在诸多方面亦不能适应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新的时代精神,法治政府必须寻求新的构型并确定新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我国新时代法治政府的构型及其走向应当表现为:小型化、简约化、服务化、生态化、商谈化、变革化。  相似文献   
95.
《凤凰涅槃》作为收入诗集《女神》的一首白话新诗,它鲜明地表现了五四时代的不乏困惑的理想主义、革新精神和自我精神,同时也极好的融合中国古典的传统和西洋现代主义精神。郭沫若对该诗持续的修改表明了时代思潮的更替、诗人思想情感的变幻,以及诗歌形式的完善。“凤凰涅槃”是郭沫若创造的一个跨文化(诗意)新词。  相似文献   
96.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弘扬"两种精神",应具备理性、自信、开放、宽容的态度和准则;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拓视野、确定目标、凝聚人心、强化动力、规范行为,在社会实践中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7.
马克思曾经说,哲学家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他还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的精华”。  相似文献   
98.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沃土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因此,探究其传统文化基础,对于我们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
记者:请谈谈您对红色资源和红色旅游的认识。张建国:红色资源就是政治资源,是丰富和发展旅游的软实力,是以政治文化为载体,通过开发和运用,达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时代载体。它包括英雄人物、先进事迹、历史遗存等。  相似文献   
100.
主持人语:放眼世界,环境保护运动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时代潮流。而生态哲学正是当今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哲学界从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进程,面向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现实,展望人类生存发展的文明前景等一系列活动中提升出来的当代哲学新形态。以往文明形态基本集中在社会领域,与技术因素密切关联主要用来指谓社会生产力水平,像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诸文明形态就客观地反映了这一点。就是说,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一种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