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1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7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86篇
人才学   5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342篇
理论方法论   393篇
综合类   4851篇
社会学   221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97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597篇
  2009年   548篇
  2008年   595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91.
对明代西北的研究,近25年(1978~2003)来国内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涉猎的内容极为宽泛。  相似文献   
992.
《大公报》文艺副刊是一份与京派作家的文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刊物。1930年代的《大公报》文艺副刊更是京派诗人的重要园地,它以其独特的角度记录了京派诗人在1930年代的诗歌活动,展示了他们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以及作为群体的京派作家对现代主义诗潮在1930年代的勃兴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993.
明代妈祖信仰比之宋元时代,在封号等方面都显得衰微,但因为自永乐朝始采取相对开放政策,海上经贸活动增加,加上十多批次册封琉球使者以及郑和等太监使团的出洋,均与福建和妈祖信仰有关,因此明代福建的妈祖信仰在传播的范围、方式等方面,却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呈现出较明显的一些特征,也反映出福建在明代妈祖信仰传播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94.
日本著名女诗人和歌人与谢野晶子,(1878—1942年),于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发表了著名诗歌《你不要死去》。这首诗歌反战倾向比较明显,表现了作者的战争观。诗歌表达了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吐露了普通平民切实的反战心情,是主题鲜明的反战诗作。与谢野晶子的诗作明白易懂,感情色彩浓厚,易引起人们对战争的痛恨,这与她很高的文学素养有关。这首诗勇敢地向绝对主义的天皇发起挑战,反映了与谢野晶子那无所顾忌的自由与反抗的个性。  相似文献   
995.
游宴诗是最早兴起的五言诗歌题材,游宴诗开启了其他各类题材的写作,共同促进了五言诗的成立;《今日良宴会》应为游宴诗兴起时其中的一篇,其宴会应是建安十七年曹操吟唱《短歌行》的铜雀台宴会,“新声”指的应是铜雀台以来的清商乐,“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应是曹植的断章逸文,“令德”指的应是曹操,《今》诗的大多数诗句,都可以在曹植诗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996.
本文认为白居易的闲适诗以元和十年诗人被贬江州司马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写作者从政之余的悠闲之乐 ,也时杂仕途险恶的忧疑 ;后期多乐天知命、明哲保身之作。他的闲适诗大都诗意含蓄、韵味盎然 ,表现出一种圆熟和自然流丽之美 ,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997.
苏辙元四年为贺辽国生辰使,出使途中,作《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在赴契丹途中苏辙充满了对异乡异族的陌生感,表现为对异族人情风俗与异域风光景色的拒斥和不接受,这是北宋“积弱”国势对时人心理状态影响的结果。到达契丹之后,苏辙对异族有了切身的了解与理解,对待异乡异族的情感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开始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异乡的景物,态度变得平和,并推出“久安和好”的良好祝愿。苏辙出使途中与到达契丹之后的态度变化,昭示了民族交往的一条规则:需要客观、具体、深入地去了解“他者”,方能更加真实地把握对方,方能逐渐达到民族和平共处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998.
赵松元 《学术研究》2005,(8):135-139
《瑶山集》是饶宗颐第一部正式刊行的诗集,在其一生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瑶山集》状前人所未状,生动描绘了瑶山的山川景象和风土人情;继承和发扬了杜甫的诗学精神,以忧患意识为基调,表现了深沉博大的爱国情怀和坚毅豪迈的人格情操;以独立自由的写作姿态,以史识、典事、考据与诗情并融的艺术创造,表现出了现代学人之诗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99.
韩愈诗歌中,俳谐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在古代文人中尚不多见。根据内容及表现方式的不同,韩愈俳谐诗可分为“俳谐诗”和“杂俳谐诗”两种。对其艺术特点作了剖析,并对其写作目的和原因进行了探讨,强调了韩愈个性因素和“诙谐纵谑”、“舒忧娱悲”的诗学观对其俳谐诗创作的影响,肯定了这类诗在审美趣味、题材和表现方式上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杜甫之思想以儒为主,少壮无从军之志,却因仕途不顺与生活艰难动过从军之念。他在其数十首战乱诗中表达了对不同战争的正确态度,是忧国忧民的政治抒情诗。其广义的边塞计达40余首,有《兵车行》等乐府名篇,还有送人赴边、写景纪行等有关边塞的诗歌。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其诗多写边塞征战所涉及的内地生活及感受,表现手法多样,以深广的悲愤忧思著称,以沉郁顿挫为特色,以悲为美,完成了盛唐边塞许向中晚唐边塞诗的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