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0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983篇
理论方法论   143篇
综合类   1229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方现代性视域下的启蒙精神具有双重伦理目标:批判性与自反性。中国的启蒙在继承欧洲启蒙批判性精神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反性精神。自反性精神的缺失带来了当下知识分子的由批判型到专家型的角色转变,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关于知识分子的启蒙神话:不关注自身的启蒙,但却以启发和提高民众为己任。  相似文献   
992.
在内蒙古汉语诗歌写作群体中,诗人张蜀恒绝对是个异类。张蜀恒对"诗歌+评书"的立体诗歌范式进行了先锋实验,主张"诗歌评书"的表演技巧主要有嗓子活、面子活、身子活等。本文就张蜀恒"诗歌评书"所表现出的声音诗学,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诗人不自觉的回到诗歌最初的形式尝试,以及与《诗经》的诗学关联;二是以方言入诗的"以暴制暴"问题;三是诗人介入生活的努力,即加大诗歌表现的民生容量。从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了张氏声音诗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93.
现代性启蒙就是要促使人类摆脱“不成熟状态”,激发人的无穷想象力和无限创造力,真正确立起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目前,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参照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确立社会成员个体独立的法权状态,促使传统伦理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转变,从而为人的自由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94.
严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全面了解西方思想文化的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面系统宣传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启蒙思想家。他在引介西学过程中,通过翻译西学著作和撰写书评,对西方古典时期的思想文化进行了介绍,从而将古希腊罗马历史文化知识引入了中国。严复引介传播西方古典文化的工作,为维新变法和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文化武器,开阔了国人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人了解外国历史的需求,也激发了青年人探寻世界知识和外国文化的热情。  相似文献   
995.
庐隐以一系列自叙传性质的小说,塑造了“庐隐”式女主人公的群像,真实展示了“五四”一代知识女性勇敢地从旧家庭走出,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痛苦挣扎,最后只能悲哀无奈地面对无路可走的现实人生轨迹。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女性经历了接受启蒙到反思启蒙最后放弃启蒙的精神历程。“庐隐”式女主人公这一群像的塑造,有助于进一步反思一代知识女性特质及五四启蒙运动内涵。  相似文献   
996.
30年来,中国大陆学界关于王弼易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相关研究著作和论文层出不穷;学界探讨的重点集中于王粥易学的解经体例、与老学的关系、纵向比较、玄学观、政治观及影响几个方面。但总体来看,王弼易学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997.
观照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内在属性。一般性表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本质——理性化的继承和坚守,特殊性由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式典型特征的彰显而来,体现为集“唯一性、世界性、公平性、协调性、共生性”于一体的属性复合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组成因子的治理现代化,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最终指向理性化,并对治理环境、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主体等提出新要求。  相似文献   
998.
高奇琦 《江苏社会科学》2024,(1):46-56+241-242
人们在使用大模型的过程中,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幻觉,即认为大模型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正因为这种幻觉的存在,大模型可能会从启蒙的理性变成新的启蒙神话。启蒙的意义在于保持一种开放性,而启蒙的神话就表明了这种开放性的消失。大模型的发展无疑会加剧世界的数学化。在此背景之下,权证就构成了未来数字世界的基本通货。过度的数学化也酝酿了新的工具理性危险。作为新的技术,大模型全面展示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大模型拥有巨大的整合力,正在实现新型的知识大一统。这种弥散化的超能力会进入知识生产的各个领域,没有个体可以逃脱这种超能力的捕捉。大模型会进一步加剧知识工业化,这将导致更为严重的意识形态问题。一方面,大模型本身有其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大模型更加深刻的意识形态会隐含在其免费模式和消费模式之中,同时想象的知识共同体最终又会服务于知识霸权。面对知识工业化的风险,应该建立知识生产的“手工绿洲”,用荒谬、隐喻和修辞来对抗理性,让人类保有通过具身体验来创造知识的能力,并且要避免同一性和绝对正确的神话。  相似文献   
999.
本文试图从评述自由主义者对“五四”运动的阐释入手, 探讨何谓“五四”精神。文中辨析了文化启蒙和个人自由在“五四”再造文明的观念中各自所处的历史地位, 并据此提出了不同于自由主义者对“五四”精神的阐释, 即“五四”精神是一种对反抗权威的勇气和永不妥协的精神的高扬。  相似文献   
1000.
就道与阴阳的关系来说,王船山认为道并不在阴阳之外,而是阴阳之气运动变化的秩序与条理。虽然道与阴阳为“一体”.但这并不意味着船山就放弃或取消了道作为价值的根源。所谓“一之一之”者正是为了凸显道的作用.强调道即是阴阳之气本身具有的主持分剂之理。船山之说既肯定了气是宇宙惟一的实体,同时又使道显得更加内在与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