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82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50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848篇
社会学   89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围绕清代后期中日关系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研究并不充分,如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中日两国交涉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92.
张军 《唐都学刊》2000,16(2):64-66
战国后期 ,巴蜀是秦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秦统一六国建立强盛的秦王朝的斗争中 ,巴蜀经济显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秦政府对巴蜀的改革及都江堰的修建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巴蜀在战国末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
作为两汉封建意识形态核心内容的经学,对汉代法律思想、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今文经学的神学化,导致“大德小刑”论盛行,并成为我国正统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文经学的阴阳五行化,使先秦时的“德刑时令说”得以发展,并对汉代及后代的司法活动产生了影响。经学的独尊造成儒家经典的法典化,它不仅成为立法的理论基础,而且变成直接用来决案断狱的法条。经学维护等级制度,促使礼与法的进一步结合,形成“出礼入刑”的局面。东汉古文经学的勃兴,使注经成为时尚,由注经发展到注律,便在汉代产生了律学。  相似文献   
94.
20年风雨,凌云品牌与他们装扮的一座座幕墙一起,经受着洗社,缩放出夺目的光彩,也见证了中国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可以说,凌云发展的20年,就是中国幕墙业20年的缩影。如今,当人们提到北京长安街,上海陆家咀这些集中展示了现代城市建筑艺术和城市文明的窗口时,凌云人总会自豪地说:这里留下了我们的脚印和汗水!  相似文献   
95.
王凡 《中外书摘》2008,(10):35-39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联合国秘书长吴丹遂于10月26日起接连三次致电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请中国迅速派出代表团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96.
97.
明代女真社会是由女真族、蒙古族、汉族、朝鲜族四个民族构成的民族共同体。这四个民族、三种文化给明代女真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多元的经济结构、具有蒙汉特色的军政组织  相似文献   
98.
受党争影响,北宋后期士风由中期昂扬向上、积极进取,转为入世意志淡化,偷安自适、任性逍遥,主要表现在以自我追求为主导,或游心物外,寄情山水,游宴饮酒来排遣内心的忧愁;或寄情于诗词、书画,聊以自娱;或耽佛习禅,以禅定之乐来排遣经世的悲痛和人生的痛苦,专心营造个体心灵的满足。  相似文献   
99.
张喻 《当代老年》2007,(12):23-23
1912年冬,梁启超从日本归来,在北京访老友夏曾佑时,夏正在书房读《春秋左氏传》。梁启超触景生情,便说:“我刚想起一上联,正好向你求偶。”接着朗声而道:“冬蛰庵中,夏穗卿研究春秋传。”(“穗卿”为夏曾佑的字)  相似文献   
100.
天问子 《老年人》2008,(9):36-3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包含了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我国北方的民间歌谣、士大夫作品,以及祭祀的颂辞。根据《史记》,孔子收集整理《古诗》,选取“可施于礼仪”的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作《诗》或《诗三百》,在战国晚期始称为“经”,并当作最权威的典籍被引用。所谓“子曰诗云”的“诗”指的就是《诗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