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98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琦 《老人天地》2014,(9):24-25
<正>每年教师节临近,一些学生家长就着急了,连带着孩子的爷爷奶奶也跟着着急起来:送给老师什么礼物呢?不知从何时起,给老师送节礼就成了"灰色惯例"。礼物是不是真的能跟自己孩子的受关照程度挂钩?不妨从过去的老故事里寻找答案。千年之争我国文献中首度出现送给老师的礼物,应该是在2000年前的春秋时期。记述春秋时代大教育家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在《述而》篇中有这  相似文献   
42.
傑理 《老年世界》2014,(19):46-46
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伏羲一划开天,春秋时期,老子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介绍,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相似文献   
43.
晋公室为帝喾高辛氏元妃姜嫄子后稷弃之裔,始封君为文王昌之孙、武王发庶子唐叔虞,春秋时期世系为:穆侯→文侯仇、公子成师,文侯仇→昭侯伯→孝侯平→鄂侯郄→哀侯光、晋侯缗(无后)→小子侯(先晋自此绝),公子成师→庄伯、韩万(后别为韩氏)→武公称→献公诡诸→太子申生(无后)、文公重耳、惠公夷吾、公子奚齐(无后)、卓子(无后),文公重耳→襄公讙、成公黑臀、公子雍(无后)、公子乐(无后)、公子儵(无后)、公子刘(无后),惠公夷吾→怀公圉(无后),襄公讙→灵公夷皋(无后)、公子捷→公孙谈→悼公周、扬干(无后)→平公彪、公子慭(奔卫,无后)→昭公夷→顷公去疾→定公午→出公凿,成公黑臀→景公獳→厉公州蒲(无后)。其中,有传世文学作品者为献公诡诸、太子申生、文公重耳、襄公讙、厉公州蒲、悼公周、平公彪、昭公夷、顷公去疾、定公午,献、文、襄、厉、悼、平、昭、顷、定九君可称之为晋诸公作家群体,太子申生属晋公族作家群体。  相似文献   
44.
春秋时期,晋国的文子为躲避当朝逮捕而逃出都城,经过一个他以前曾经任过职的县邑时,已是人困马乏。跟随他出逃的一个人说:“这里的头儿是啬夫,是你的好友,为何不在这里住一夜歇歇脚再走?这样也好等候后面的车子。”文子摇头说:“不行,不能在这里住,这个啬夫靠不住。”  相似文献   
45.
46.
在古代君王身边,都不乏一些搞笑的高手。他们利用吟诗作对、模仿秀等多种方式向君王进谏,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具有独特的“文化搞笑”风格。相声鼻祖东方朔西汉的东方朔学识渊博,谈吐幽默,算得上是相声一行的祖师爷了。因他号“曼倩”,过去有人称相声是“曼倩艺术”。有一次,东方朔跟随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见到一棵枝叶繁  相似文献   
47.
儒墨两家是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两家在文化下移和传播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具体看来,两家文化有诸多不同和差异,儒家的出发点仍是站在没落贵族阶层的立场上,因此我们说儒家的文化下移是被迫的文化下移,是官学的民间化。墨家则截然相反,墨家的创始人本身就出身下层,他的门徒的组成也不外乎底层的小生产者。另外,墨家讲求实用,因而对于儒家的礼乐文化不以为然,甚至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  相似文献   
48.
宋、郑两国皆为春秋时期中原地区重要的诸侯国。宋人由于承袭先民殷人遗风,"重厚多君子",行事缺少变通而显得呆滞愚笨;郑人由于其灵活多变的外交手段以及应对变革的措施,行事有变通而显得灵活聪明,以至于时人有"郑昭宋聋"之说。这是两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形式以及政治制度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北方人》2014,(6)
正安徽,简称皖,建于清朝康熙六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府、徽州府(府即今歙县)两府首字合成,因安徽潜山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安徽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中东部经济区:地貌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区,江淮台地丘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