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98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什么是宗法 “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的远近区分嫡庶亲属的一种等级制度。它萌发于商周时期,成熟于西周、春秋时期。在商代,宗法制出现了以子继父为主,并有了直系旁系、嫡庶、大宗、小宗之分。  相似文献   
62.
西周时代的"献诗""采诗"制度是以服务于礼乐制度为目的的,而春秋时期这种制度则由服务于"辨妖祥"的宗教目的逐步转变为服务于"听于民"的政治目的。与这一转变相伴而生的就是由诗、乐、舞三因素合一逐渐向诗与乐、舞二因素脱离的转变,使诗歌完全通过自己的语言符号所代表的语义发挥其社会政治功能,诗歌创作方式随之开始由集体创作逐渐转化为个人创作。正是贵族诗人群体构成形态的多元化,促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方式的重要变革。  相似文献   
63.
人才与口才     
正在我国古代,嘴上功夫了得、擅长折冲之道的人,通常叫说客,或称之为纵横家。充当说客的人,不但谈锋凌厉,而且绝顶聪明,尤为具备临场发挥的机智。历史记载的那些伶牙俐齿的说客不胜枚举,如晏婴、毛遂、苏秦、张仪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的学生子贡,他不过偶尔做了一次说客,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功效。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田常,准备借攻打鲁国来扩张自己的势力。孔子得到消息后,派得意门生子贡前往齐国进行外交斡旋。没想到,在子贡极力说服田常的过程中,吴国、越国、晋国的利益陆续牵涉了进来。不得  相似文献   
64.
《领导之友》2010,(3):F0003-F0003
<正>玉田民间泥塑玉田县地处冀东平原,位于京、津、唐中心地域。春秋时期为无终子国,于唐万岁通天元年,以晋人干宝所著《搜神记》中"阳伯雍无终山种玉"的故事更名  相似文献   
65.
管仲,原姓姬,与西周武王同姓,是周朝皇族的后代。约公元前723年农历三月初三生,安徽颍上人,担任春秋时期齐国的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诸侯霸主,被称为“春秋第一相”。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相似文献   
66.
敬畏责任     
此语出自《列子&#183;汤问》。春秋时期,楚国郢都人姓俞名瑞,字伯牙。从小喜爱音乐,跟著名琴师成连学弹琴。  相似文献   
67.
中国早期随着人们疆域观念和边界意识的萌发,藩卫疆土,拓疆殖民,标识境界等做法逐渐被强调。春秋时期,诸侯力政,各国竞相兼并,引发了激烈的边界扩张和疆土诉求,在边境折冲之区构筑城防与设关置塞作为疆防实践的有效措置,颇受各国青睐。边城与塞关在现实的疆域拓殖中充当前沿跳板的作用,在边疆防御中则起到堡垒与屏障的作用,更是经营新纳入版图领地的重要据点。相应的,境上之城与界上之关成为列国表识疆界、区分界域的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68.
中国7000年玉器的发展历程揭示了玉器发展由实用到"神物"再进入制度化的历史,说明玉器已经不是纯粹的物质,而是一步一步走向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体。旧石器晚期先祖发现并使用玉器,使其逐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使原来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从春秋时期玉器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体现的重要作用可初步了解春秋时期我国玉文化的风貌和等级森严的用玉制度。  相似文献   
69.
王爱军  周启明 《社区》2012,(26):11-11
春秋时期,鲁国人发明了一种灌溉用的汲水罐器,名叫欹(qi)器,也称为歌器。这种器具有一个奇妙的特点,当其中未装水时,罐身略微前倾:当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时,罐身慢慢竖立变正;当向其中注满水时。罐身则一下子倾覆,罐中的水也随之倒出,随后又恢复原状,周而复始。于是,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将它制作成了一种灌溉用的器具。  相似文献   
70.
青铜器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青铜纹饰的研究,为研究春秋时期人民的文化、艺术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依据。早期的动物纹饰趋向呆板与固定化,其形状所表现的神话式力量明显递减,动物纹饰神话性与超自然的魔力则远不及商周时期。中期的动物纹饰在结构上有某种粗犷的风味。晚期的倾向是追求精丽细密,以繁缛为美。春秋青铜纹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