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普列汉诺夫并没有提出艺术起源劳动说,他只是强调劳动对艺术的作用特别是对原始艺术的作用。他的具体结论是“劳动先于游戏”、“劳动目的先于审美目的”、“劳动先于艺术”。普列汉诺夫的“劳动”概念非常宽泛。长期以来,我们对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有很多误解,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检讨并初步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42.
《没有地址的信》全书并没有出现"艺术起源于劳动"这样的语句。说普列汉诺夫论证和坚持了"艺术起源于劳动",这显然是后来的某些理论家主观地对《没有地址的信》里有关观点和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只可以勉强地说,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功利活动。《没有地址的信》的写作目的重在宣传唯物史观和用唯物史观考察艺术的发展。普列汉诺夫表明单用"‘经济的’唯物主义"并不能圆满解决艺术的起源问题。《没有地址的信》隐约提示了艺术起源有"内因""外因"双重根源思路,艺术起源的内因是人的审美本性,外因是原始人类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等等。  相似文献   
43.
针对俄国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先后给予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普列汉诺夫在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比较中,通过例举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有力批判了民粹主义;列宁则从具体研究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出发,揭示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从而彻底粉碎了民粹主义的理论基础。列宁认为,俄国资本主义有不同于西欧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只有具体分析,才能说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问题。  相似文献   
44.
审美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欲求之一.这是自然界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所赋予人类的特征之一。“人的本性使他能够有审美的趣味和概念。”(普列汉诺夫,注:着重点为本文作者所加.下同)人的生理和心理中潜在的审美欲求是否能够变成现实性,这决定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所受的社会影响。普列汉诺夫在《艺术论》中指出,只有凭借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帮助与促进,才能使人类的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形成成为现实。李泽厚先生提出“积淀”的理论,他认为“积淀”是人的美感发生与形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5.
普列汉诺夫的文艺批评 ,最早是从对民粹派小说及其文论的批评开始的。从对民粹派的文艺批评中可以看出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 ,成为普列汉诺夫开展文艺批评坚实的理论基础。因而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社会学文艺批评 ,就成为普列汉诺夫初期文艺批评的显著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