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作为一种非诉讼监督方式,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建议对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具体适用中,检察建议在自身质量、实际效果和落实力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应当以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为契机,完善检察建议的法律规制,进一步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  相似文献   
52.
正【主持人语】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是中国进行国内国际治理的两大理念方针。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从一个方面实际上也预示着对和谐  相似文献   
5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一再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写进基本路线中,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并把这一本质属性明确为社会和谐,这在马克思理论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过去没有提出过的新思想、新论断。它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一再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写进基本路线中,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并把这一本质属性明确为社会和谐,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过去没有提出过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它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56.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57.
从中国整体疆域来看,中国边疆—内地的分布格局从根本上是自然地理条件差异造成的人口及其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不均匀、不对称分布,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造成人口及其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相对减少是边疆的本质属性.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稳定性,中国整体疆域内边疆—内地分布格局长时期保持相对稳定.今日边疆的景象与历史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58.
学界对司法鉴定结论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一直争论不休,鉴定结论主观论者基于认识论的一般原理认为鉴定结论是一种主观反映客观的东西,虽然内容是客观的,但却赖以主观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就势必具有主观性。从而就可以推导出主观因素在鉴定结论中的合法地位,鉴定结论的主观性也就成为一种应然或必然。事实上,鉴定结论主观论者忽视了鉴定过程中鉴定人的主观因素本身就是非法的。鉴定结论作为法定证据的存在基础是鉴定结论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规律之上。笔者通过对鉴定结论证据的特点、形成过程以及相关立法的深入分析,试图证明鉴定结论的本质属性应该是其客观性,而绝非其主观性。  相似文献   
59.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数学概念的"引入"、"形成"、"本质"、"巩固"、"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0.
传统教科书把真理本质属性定义为"客观性",这一规定无视真理的获得与检验是一个主体创造的过程,是各种主体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夸大了真理本质属性中的客观性成分.因此,必须全面把握真理的本质属性:从抽象层面上看,真理决不是纯客观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思维具体层面上看,真理决不仅止于是真实的,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