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7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266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560篇
理论方法论   194篇
综合类   2507篇
社会学   171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文章通过对我国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音乐家嵇康《声无哀乐论》中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音乐与情感、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等问题的分析论述,结合我国音乐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对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做了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自己呼唤出来的代替者或继承者 ,也就是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挥一分 ,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就成熟一分 ;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越是发挥 ,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就越趋于成熟 ;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殆尽之日 ,就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完全成熟之时 ,这就是“两个必然”全面实现之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思想。经济全球化虽然形式是资本主义国家引导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 ,但它的归宿一定是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本质不论从历史的角度 ,还是从实践的角度考察都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特征只是社会主义的特征中的制度特征 ,它决定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全面、完整认识社会主义 ,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育本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认识教育的本质是时代的要求。揭示教育的本质,关键在于正确区分质与本质。认识过程中要从认识教育的质入手,更高度重视理性思维这个认识事物本质不可缺少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美学方法论的角度 ,以对东西方古典美学艺术本质观的论述为基础 ,结合当前的文艺实践 ,对艺术本质给予了现时代的规定。本文认为 ,西方古典美学和艺术思想的基本特征 ,是以纯哲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艺术 ,把艺术规定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将摹拟、再现、认识看作是艺术的本质特征 ;而中国古典美学则主要是以伦理学与哲学的辩证统一、艺术哲学和艺术心理学相统一的方法观察和研究艺术 ,把情感看作艺术的特质 ,将抒情、写意规定为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东西方古典美学各自在艺术本质问题上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以及当今东西方艺术发展的趋势 ,说明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和探求 ,既不能单纯执着于表现主义 ,也不能固守于理智主义 ,而是应该扬弃其各自的片面性 ,对东西方古典美学的艺术本质观 ,在现时代的规定下进行辩证的综合  相似文献   
16.
从功能的角度考察语言的本质 ,是诸多著作理解语言性质的哲学基础。功能论固然看到了语言对于人类社会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却丝毫未触及语言自身的结构特征和机制。仅从功能的角度认识语言是不够的 ,还必须深入到语言结构内部 ,对语言的特征、机制及结构体系进行多角度观察 ,才能较为完整地揭示语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在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问题上,把加强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其中心环节,这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践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要求。运用历史与逻辑、 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方法, 着重从坚持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社会性质、指导思想、本质功能、前进方向和历史职责等方面,对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作了诠释,有助于我们站在时代文明发展的高度去进一步抓好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艺术观认为艺术是美的集中表现 ,一切艺术皆是美的。现代艺术的诞生 ,以无可争辩的艺术实践瓦解了以往的艺术本质理论 (最根本的瓦解发生在后现代艺术当中 ) ,艺术似乎无可奈何地成为不可言说的存在 ,完全成为一个“开放性概念” ,不需任何外界条件的证明。“凡是艺术都是美的”失去了概况力 ,“美”和“艺术”缘分已尽。这从康定斯基艺术个案中可以有分明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代开拓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追求的理想价值目标,它表现为人的整体素质的辩证和谐统一.未来社会评价一个国家的根本尺度不再只是经济的增长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包含着人的因素的进步和发展;现代社会除了物质文明的发达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民素质完善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方卫星 《决策与信息》2008,(11):123-124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急迫问题有,极少数官员腐败日益严重;买官卖官,严重破坏"德才兼备"的干部任用原则;极少数地方存在严重的群体性事件或隐患。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的警示是:政治腐败尤其政治权力腐败,最终将破坏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中国和世界的经验与教训都表明:政治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政治稳定的需要;是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尤其民主权益的需要;是防止社会走向两极分化的重大政治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