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苏轼一生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而以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这在学术界几乎没有分歧,笔者也无异议。但学术界还普遍认为,苏轼对儒、释、道的态度,前后期各不相同:前期(指贬官黄州以前)主异,认为儒与释、道是对立的;后期(从贬官黄州到去世)主同,融合儒、释、道。这一观点,南宋江应辰就已提出:“东坡初年力辟禅  相似文献   
12.
<正>秘书,是领导工作的重要辅助者和参与者。古代秘书,承担着辅助君主出谋划策,文字撰拟、上下沟通、内外协调等多项职能。在古代,这样的贤人秘书有很多,唐朝宰相房玄龄就是其中的一位。房玄龄,唐代初年宰相。出身于名门宦族,从小受过良好教育,他博览经史,工书善文,且有极敏感的政治见识。  相似文献   
13.
14.
许石林 《东西南北》2014,(20):27-27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取司马氏而代之,有所作为,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不低。刘裕临死前,将国家的命运委托给徐羡之、檀道济、谢晦、傅亮等朝中重要又忠心耿耿的大臣,让他们尽心辅佐17岁的皇长子刘义符继位当皇帝。徐羡之等人作为顾命大臣,尽心尽力,但是,刘宋王朝的天命如此,作为皇二代的刘义符非常不争气,  相似文献   
15.
杨晦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位极具特色的大家。他的文艺理论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即文艺"荷担苦难"说、作家"自我告别"说以及探索中国新文艺发展方向的"农民文艺"说。他的以文艺"公转"自转"律为中心的文艺-社会关系论,是他最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也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姬建敏 《南都学坛》2000,20(1):56-57
谢晦是我国古代文章家。著有表檄三篇及《悲人道》等文章。表两篇是谢晦向宋文帝陈情表明自己不愿谋反心曲的。檄是谢晦不得已向京邑下的战斗文书。谢晦的文章数量不多,却阐释了他的人生历程,代表了他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7.
正唐太宗李世民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意思是说,治国的根本在于得到人才,如果用错人就难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领导者要深谙选人用人之道,具备识人之智、用人之能、聚人之艺。  相似文献   
18.
<正>唐太宗李世民以其统治前期所开创的"贞观之治"名留青史,他亲眼目睹了隋朝统治大厦土崩瓦解的过程,深知维持官僚制顺利运行的必要性和难度。在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贞观政要》中,李世民与大臣们讨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实施对社会的治理,如何保证官僚制的高效、公平与正义。值得注意的,是李世民君臣讨论如何从"人"的角度入手,实现官僚制内部自我纠错的话题。官僚制的纠错机制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当时纠错,另一种是事后纠正。当时纠错,就是依照某些成文法令(比如中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月30日早晨,早衰女童洋洋在母亲朱元香的怀里,静静地离开了人世。13岁的生命却衰老得像80岁的老妇,对于洋洋来说,死或者是一种解脱,可是朱元香一颗母亲的心却备受折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20.
南丰曾氏到了第五代已经全面衰落,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承成为维持家族声名的最重要的方式。曾悖现存诗词均为绍兴中知黄州与台州所作,着意书写个人游赏清兴以表达“方外之乐”,他继承曾氏家族第四代传统,与江西诗派变调诗人韩驹、徐俯、吕本中、曾几等人往来唱和甚密,诗歌受其影响;词以小令为主,能将洒脱与温婉结合。曾协仕途与声名不及曾悖,但现存诗词最多,其诗学苏轼、陈与义而有所变化,词有陈与义的疏爽洒脱。曾悖与曾协代表曾氏家族诗词的两种不太相同的风格取向,曾晦之、曾思的诗作接近曾悼。接近江西诗派仍是曾氏家族第五代的诗歌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