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81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论美     
正美德犹如宝石,为朴素背景所衬托反愈显光彩华丽。同样,人虽衣装简朴,但行止端庄而有美德,仍令人不由得充满敬意。拥有美貌者并不等于拥有能与其容颜媲美的才干。因为上帝并不过分大度,往往赐此便不再予彼。许多人空有佳容,一无建树,恰因其顾全外在之美而忽略了其内在之美。当然,此话也不尽然,历史与传说中的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利普  相似文献   
72.
刘军  杨辉 《北方论丛》2012,(6):129-134
近百年来,学术思潮正在由实体论走向关系论.实体论有两种观念即自一动观和互一动观,其基础是要素一集合观,该观念未能“真实地”描述现实世界;关系论来源于“交一互观”.关系论坚持交一互作用、过程优先、关系视角、去物化以及涌现性五个原则,其意义在于接弃实体论的思维方式,揭示“世界就是动态的关系网”.关系层次的划分以及深层“潜蕴性关系”的把握,是关系研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3.
张爱玲的代表作品具有婉曲而不晦涩,华美而又蕴藉、朴素的艺术风格,这正是其小说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
英美浪漫主义作家从自然的审美与精神意义、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生命共同体三个方面书写了各自的生态意识.他们揭示了自然中美的真谛,阐释与自然相融的和谐之美,提倡回归自然,复归人类的美好天性,为人们追寻精神家园开辟出一条通往真、善、美的自然之路.此外,他们也表达了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注,呼吁人们敬畏生命,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强调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只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生命共同组成一个平等的生命共同体的宇宙血缘家庭.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的价值在于揭示人类与自然的深层关系和相互影响,促使人们参悟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埃纳·豪根提出了研究语言的革新观点:语言生态——比喻观。比喻观认为"语言与社会生态"的关系等同于"生物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四十多年来国内外生态语言学研究者均沿用此观点对语言进行研究。而伽讷在总结语言学、生态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和心理学等认识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语言"生态思维"——非比喻观,企图修改比喻观的分析论。从生态思维的四个观点:整体观、环境观、动态观和互动观出发,能够科学地解释语言现象,是生态学运用于语言学研究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76.
王波 《经营管理者》2013,(4X):235-236
针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中的信用风险,本文利用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来预测供应链融资的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可据此加强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并针对不同还款能力的企业制定不同的信贷政策以控制和规避信用风险,从而促进银企合作,形成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多方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77.
分析了《交通社会学》一书的特色,认为该书以大交通整体观为前提,对“交通人”的概念作了全新的阐释,既有理念分析,又有现实关注,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8.
张一民 《老友》2009,(8):21-21
  相似文献   
79.
对整体论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体论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整体论的整体不能归结为其组成部分,整体就是整体。在对整体论概念的生成、发展历程及其基本含义的演变做出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几种重要的整体论作剖析与评述,指出系统整体论的局限,预示整体论可能发展的新方向,特别强调生成整体论的内涵、机理以及对未来文化发展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存环境的恶化产生了世人关注的环境问题,对环境问题的哲学关注引发了学界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或者说天人关系的讨论.在这场讨论中,表现最突出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作为价值主体,而将自然作为价值客体,其价值观是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有用性判断;非人类中心主义将自然作为价值主体,而将人类社会作为价值客体,其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有用性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