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0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459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56篇
人才学   52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3174篇
理论方法论   646篇
综合类   4838篇
社会学   387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682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687篇
  2008年   758篇
  2007年   673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519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弗洛伊德关于文艺创作的基本观点,就是文艺创作是作家被压抑的愿望在幻想中的满足;伊谛普斯情结是文学中的普遍的主题;艺术家的艺术人格中具有宣泄冲动和升华能力的特征;艺术是对痛苦的补偿;艺术的审美价值在于作品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新精神分析学派理论否定了弗洛伊德以本能的性的要求作为作家创作动力的源泉,认为作家创作动力来源于文化因素;否定了弗洛伊德潜意识在人格结构中的主导作用的思想,强调自我的价值;否定了作家是被动地释放心灵紧张的原因而进行创作的观点,认为作家完全可以克服愿望受压抑的痛苦,作家的创作是积极主动的表现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弗洛伊德性欲望仅是最低层次生理需要的一个部分,其以性欲望为基础的文艺观是极其有限的;文艺创作是自我实现人的主要特征之一,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靠作家的自由联想或幻想;作家是自我实现者,自我完善的人,与弗洛伊德“精神病似的创作者”相差甚远;审美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的伊谛普斯情结是低级和荒谬的  相似文献   
992.
作为系统的现代心理学理论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20世纪西方各人文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阐释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思想与精神内核,并以此为基础,论析了弗洛伊德主义带给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的多层艺术启示,探讨了弗洛伊德和劳伦斯在根本观念上的共通之处,以及弗洛伊德主义在《儿子与情人》中的具体表现、融合、变异与发展  相似文献   
993.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战后通过经济援助,复兴西欧经济,加强对西欧控制的计划。该计划是在战后西欧经济面临崩溃边缘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其目的是通过经济援助,来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使其成为美国巨大的投资场所和商品市场。该计划是实施“杜鲁门主义”称霸全以战略的重要步骤.一方面它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兴。推动了西欧的经济决作:另一方面它也使美国获得了巨大实利,确立了美国在西欧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994.
我国刚刚通过的《物权法》对土地和地上物之间的关系,采取了分别主义的立法模式。然而,分别主义与一体主义、分别主义与一体处分原则关系如何,功能有何差异,各国立法上有何立法趋势,仍有必要在理论上加以阐明。文章在考察了几种主要的立法例之后,尝试着解答了以上问题,并认为,分别主义立法更具有活力。"一体处分"原则从某种意义上对"分别主义"进行了修正,使得"分别主义"在效果上和"一体主义"十分接近。但是,两者仍然有差别。  相似文献   
995.
当前西方环境美学中两种有代表性的看法——艾伦.卡尔松的“科学认知主义”和阿诺德.伯林特的“参与式美学”——从一个角度折射出了中西传统哲学在自然观方面存在的一些内在差异,由此启示我们应该通过批判地汲取中西传统哲学中的有关合理因素,对它们展开有机的整合,以解决当代环境美学面临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96.
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 ,应重视对个人魅力型权威领导的选拔和任用 ,实施行政权威与学术权威的全面分离 ,树立规章权威以代替个人权威  相似文献   
997.
计算主义思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的思想到图灵的可计算理论,再到智能计算,论述了计算主义认知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从哲学、复杂性科学和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三个方面对计算主义进行了反思,倡导认知是算法不可完全的认知观。  相似文献   
998.
从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五个瑞典人)的视野看20世纪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从史和人的角度评述了几大宏观经济学派的产生背景、理论脉络和功过得失,并预测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9.
R·M·黑尔对功利主义的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M·黑尔在他的普遍规定主义的理论框架内 ,对功利主义进行了论证。他利用道德判断的可普遍化性 ,证明在道德思考中 ,必须给他人的倾向与自己的倾向以同等的地位。由此得出结论 ,道德思考的模式是功利主义的。然而他忽略了在我们不能撤销他人的倾向或欲求这一点上 ,他人的倾向与自己的倾向有着根本的不同。因此不能像为了自身欲求在总体上的最大满足而牺牲自己的某些欲求那样 ,为了社会总体欲求的最大满足而牺牲某些人的倾向。因而 ,尽管他的论证颇为精妙并且貌似有理 ,但最终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1000.
在中西文明的早期,存在着儒学和怀疑主义两种不同的哲学创设.处于童年时期的人类受到了这两种风格迥异的哲学创设影响之后,中西文明便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它们对认识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对主体性,即对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特性方面的思想孕育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