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0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130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399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阎锡山的反蒋,从假到真,从幕后操纵到前台挂帅,是形势逼出来的,正如李书城先生事前估计的一样,他最后是非坐上“火坑”不可的。  相似文献   
52.
53.
李白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即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而广为流传。可是,李白诗文散落民间,亡佚是很严重的。李阳冰《草堂集序》称:“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之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这是太白弥留之际托族人李阳冰为其集子作序时的情况。魏万说:“经乱离,(李)白章荡尽。”(《李翰林集序》)也印证了此点。由于时代推移和其它诸种原因,李白的作品在宋初已散失得很厉害了。乐史、晏知止、宋敏求等人在搜求、整理、编次太白作品上,是有贡献的,可是宋求敏在广裒李白亡佚诗文时又不免失之粗疏,致使伪作羼入,诚如清人王琦所言:“功虽勤也,过亦在焉。”(《李太白全集》)全集里真赝杂陈是一弊端,各种选本就显得特别重要,应运而生,出现一些颇有  相似文献   
54.
她从一生下来就是个典型的“小辣椒”。学会走路的时候,就知道挥着细小的手臂和小朋友争夺自己喜欢的东西。  相似文献   
55.
<正>爱上自己的老师,然后维持了10年的地下情,最终因为"逼婚"而成就良缘;23岁的她就当上了母亲,这在演艺圈是为数不多的。她,就是敢爱敢恨、性格率真的李佳。也许你会觉得李佳这个名字陌生,但你一定会记得2001年风靡两岸三地的《上错花轿嫁对郎》里温柔贤淑  相似文献   
56.
本文讨论了两类二阶非线性系统的零解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得到了一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7.
宁波大学马仁锋、李加林、庄佩君三位博士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相似文献   
58.
"我的儿子是一个孤独症儿童,但是,他只是最轻微的那种—艾斯伯格综合征……希望大家可以接纳他。"阳阳妈在家长群里公开了7岁儿子的病情,这种勇气可嘉,但其他的家长能接受吗?收到阳阳妈的微信后,家长群里鸦雀无声。很快,我被拉到了一个新成立的群,沉默的家长们在这里炸开了锅:"原来阳阳有病啊!我就觉得他不正常,一年级入学面试的时候我们在一组,他居然敢给老师出题,问老师从1加到100等于几?"瑞瑞妈首先发言。"对呀,对呀!阳阳是很怪,每次进教室的时候,都  相似文献   
59.
《新学术》2007,(4)
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画,是我国重要文化遗产,古代书画上的题画诗蕴含了众多的史料价值,用其证史,能扩大历史研究和史料价值的视野,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敝斋庋藏的李吉寿、李鱓画作上的题画诗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0.
作为现代主义美学最初的理论 ,移情论体现出人们“自下而上”通过实验心理学探明审美心理的一种企图。浮龙·李以康德美学为起点 ,试图证明美不可能是存在于主体之外的事物本性 ,美只是人观察和解释事物时采取的一种主观方式。移情的发生归根结底在于不包含任何客体信息、不存在个体思想感情的普遍化概念 ;正是这种普遍化使得主体的活动被转移到客体继而成为客体的性质 ,即主客合一。移情是知觉在把握客体形状时一种不受干扰、平衡、稳定和持续的过程。进入人的意识并且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的是移情活动中生命力所发生的变化。浮龙·李通过生命力的变化以及人对这个变化的意识解释美感 ,因此 ,美感在浮龙·李的移情说中洋溢着对生命力的兴趣和肯定。但是 ,由于无功利前提 ,这个兴趣最后只能落在对人自身肌肉运动的意识上。人们批评移情论把移情的原始动力最终归结为器官的生理活动是损害了美的超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