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08篇
社会学   4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曹氏父子于诗歌创作中,对人生的咏叹是重要的主题之一。其中有对现世人生的忧思,有对仙境长生的向往。这是他们人生观中道家成分的折光,更是社会时代给他们的内心世界留下的一道阴影。  相似文献   
62.
宋代米芾父子不仅有独特高标的绘画作品,更有精深超绝的绘画美学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深蕴着浓浓的禅意。怪诞与癫狂透发着其清雄绝俗、超迈凌云的精神气质;创变与墨戏彰显着其自心自性的禅心与狂禅气象;平淡与天真是其纯然生命的写照;空无与幻化是其对宇宙人生的参透妙悟。  相似文献   
63.
光绪24(1898)这年,福州城内朱紫坊的一陈姓人家传出大喜之事,父亲陈海梅与其子陈培锟赴京殿试,竞同榜同点翰林。三年前,陈海梅便取会试首名(即会元),却未参加殿试,三年后父子成了同科进士,传为一时佳话,这在当时科考风气浓厚的榕垣亦为鲜见事矣!  相似文献   
64.
父子对话     
丁俊晖 《可乐》2011,(5):50-50
1994年9月1日,和其他小伙伴一样,我高高兴兴地背上书包,迈进学校的大门。 学校的一切对我来说是很新鲜的,新的环境,好多新的伙伴。说到学习,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我还可以,每次考试最起码是个中上等,得过一次三好学生。小学的主要学科是语文和数学,我数学比语文学得好一点。数学好的人脑子聪明,我想,我的台球之所以打得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台球需要计算,包含了数学领域里面的三角、几何等等。  相似文献   
65.
《人生与伴侣》2011,(6):59-59
一家人在吃饭。儿子十分感慨地说:“先进与落后,在餐具上也能体现出来。外国人用的金属刀叉,而我们用的却是两根青竹筷子。”  相似文献   
66.
樊树志 《领导文萃》2011,(10):91-94
嘉靖三十七年(1558),刑科给事中吴时来,刑部主事张狲、董传策联手行动,在同一天上疏弹劾严嵩。吴时来说:严嵩辅政二十年,文武官员升迁或罢黜,由他一手包办;纵容儿子严世蕃出入禁地,代行内阁首辅职权。严世蕃因此招权示威,  相似文献   
67.
数千年来形成的以“孝”为中心的父子之道,精华与糟粕并存,对国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传统父子之道在当今社会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代沟问题及代际冲突对家庭及其道德建设造成了不小的 冲击。现代新型家庭代际伦理的建构,必须在弘扬传统父道、子道优秀内涵的基础上,注重人格平等、提倡民主沟 通。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加强新型家庭代际伦理观的培育和弘扬,认真研究家庭代际主体在认识问题和思维方式 上的差异,营造代际间良好的伦理氛围,父辈和子辈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等,是当前家庭代际伦理建设必须 着重抓好的几个重点。  相似文献   
68.
父子冲突是文学世界中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 ,但是它在东西方文学中的表现大相径庭 ,从这一跨文化的视野来审视菲尔多西的《列王纪》 ,我们就从这部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波斯民族最伟大的史诗中 ,看到了一种封闭、保守、恐新惧变的文化精神。通过这种审视 ,东西方文学中广泛存在的“杀子悲剧”与“杀父悲剧”所产生的根源 ,得到了一种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69.
廖保平 《决策》2006,(12):6-6
朱局长父子同城工作。 朱局长所在的局经济基础雄厚,他身任局长,有权有势,说一不二,整天车坐着、酒喝着、烟抽着、牌打着、舞跳着,日子赛过神仙。然而,好是好,就是岁月不饶人,他最忧愁的就是岁数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0.
在四川历史文化遗产中 ,“川主”信仰是一个极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以治水文化为核心内容 ,以祖先崇拜为主要形式 ,以政府官员和广大民众为主体 ,流行于四川地区并扩及西南和江南若干巴蜀移民聚居地的一种文化现象。被长期尊奉为川主的主要有大禹、李冰父子、赵昱等。历时千余年的川主信仰 ,在四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起过极重要的历史使用 ,传承和发扬“川主”信仰文化中的治水精神 ,对于西部开发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