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农地承包权流转中形成的"插花农地",是人们基于利益博弈的均衡解,在其形式上体现为利益各方就空间边界、产权边界的划分与执行能力所达成的妥协.由于插花农地降低了农业企业家的经营选择范围,从而降低了土地的租值.文章将规模化程度因子、企业家选择域引进了李嘉图模型,通过模型推导,得出了农地租金与规模化程度、企业家选择域正相关、与插花农地负相关的结论,从而为插花农地进行金融机构的抵押贷款估价提供了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2.
李嘉图把功利主义运用于经济学的研究,形成了宣扬经济自由主义,鼓吹资本主义财富增长,揭示阶级对立的有特点的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33.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价格水平主要由货币政策决定。但自20世纪90年以来,价格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FTPL)引起了人们对价格决定的重新思考。该理论强调财政政策对于价格水平的影响。如果财政盈余与政府的名义债务是独立的,价格水平由财政政策决定,这种财政制度称为非李嘉图制度;如果价格水平仍由货币政策决定,财政盈余对政府的名义债务做出调整以确保预算约束成立,此为李嘉图制度。本文结合FTPL理论的推论,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冲击的外生性假定和不同变量顺序下得到的脉冲响应所蕴含的不同经济学前提,对中国1979~2005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李嘉图制度更符合中国实际,物价水平仍然是由货币当局决定,但财政政策对价格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4.
本文讨论了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争论——政府融资决策的无效性,即著名的债务和税收之间的李嘉图等价,正文对李嘉图等价是否成立的六个重要争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5.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把李嘉图的理论称为“是一种绝不可能被驳倒的、除了没有意义之外什么都不缺少的理论。”然而,李嘉图的这种抽象的演绎方法是独创的,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指责这种“恶习”,而是应该辨证的看待李嘉图的经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6.
[主持人语]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70年代以来,鲍特基维茨和新李嘉图主义的观点对西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一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这些影响对于  相似文献   
37.
政府发行债券主要是为了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力求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关于国债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中,李嘉图等价定理包含着一个非常深的政策含义:政府举债不会引起社会总需求水平发生任何变化,进而国民收入水平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进一步说,如果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那么通过发行国债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将是无效的;反之,将是有效的。本文通过对1965年度以来日本国债发行、储蓄、消费以及投资变动的理论及实证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战后日本是不适用的。  相似文献   
38.
积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债务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方面,"凯恩斯主义"和"李嘉图主义"提出了对立的观点。通过对"凯恩斯主义"和"李嘉图主义"两种政府债务观的检验,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中国目前经济转型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李嘉图等价定理虽不成立,但它在财政政策和政府债务规模的控制上,对中国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中国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债券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债经济效应研究的基础性命题即李嘉图等价定理受到国内学者的密切关注.在借鉴李嘉图等价定理相关国外文献基础上.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其在中国的表现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存在预期的情况下,李嘉图等价定理在中国是渐进成立的.因此,国债发行数量的确定应考虑当前财政风险状况、国债的逆经济周期变动特征和货币政策调控要求等实际因素,并要对国债的期限结构进行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40.
李嘉图的学说满足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求加速资本积累与扩张、破除旧生产关系束缚的要求,这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兴盛的根源。但是,忽视人的地位与价值,轻视无产阶级的生存与发展之时代要求,放逐正义,这也正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衰落、终结的根源。只有超越伦理学视阈,在政治经济学的宏观视野内,才能有效地回答人类的中心问题,才能建构合理而正义的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