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36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2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535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白青少年时期跟随赵蕤学习纵横之学,其一生思想及行事皆深受影响。《长短经》乃纵横之学的集大成,李白的帝王师思想,激励其得君行道,经世济民,积极追求建功立业;婚赘于许氏、宗氏及入永王幕也是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李白的政治理想是帝王师,建功立业,其生活理想乃高蹈隐居,问道求仙,因而功成身退乃其人生的最高理想。平交王侯的思想,是对士之才具的自信与肯定,乃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纵横之学以宏阔的视野,通达的知识,秉要执本,颇具辩证性思维,不拘一格,能够认识矛盾的互相转化。因而,李白能够将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统一于一身,对战争有全面客观的认知,对孔子与儒学亦能见其本质,既有赞扬亦有批评;而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得李白怀有强烈的时光流逝而功业无成的焦虑,对现实的昏暗与不公,予以强烈的批判。纵横之学,使李白高迈的情性和疏放的天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不同时代、却同样成就巨大的两位川籍作家李白与苏城,在志趣抱负、社会环境、生活阅历、人生追求、文学创作、审美情趣、文化性格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而探索其间的差异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朱熹晚年依仿晁补之重编了《楚辞》系列,展现了朱熹意欲重现屈《骚》经典的辞赋学价值取向,以及通过更新赋篇选录与道学相关论述来体现经史观照取向。《楚辞后语》中朱熹沿袭晁氏收录《变离骚》的形式,选录了李白骚体辞赋《鸣皋歌》,然而朱熹重新以贬黜眼光将《变离骚》安置于《楚辞后语》中,以审视扬雄此赋对于屈《骚》经典及其君国纲纪违忤及亵渎,并涉及扬雄由汉投效王莽新朝的评价;在朱熹的经史观照下,李白《鸣皋歌》有继踵屈《骚》忠君爱国,却被谗见放的比兴情志,虽然李白曾入幕永王璘,朱熹目为文人报国情深。赋中寓托了李白"忠君爱国"之旨谛,从而为向以傲岸不羁的诗仙平生形象、重新赋予兼济君国的士臣情志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4.
15.
钱锺书依托西方近代以来文学本位的观念,构建起其有异于中国传统诗学精神的诗歌评价标准。藉此标准,钱锺书对以宋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诗歌的评价呈现出与传统不同的阐释路径,但现代诗学观念给他提供新的评判可能的同时,却也因此观念无视诗之"背境"、固守文本而不及历史,而有损其阐释实践的有效性。钱锺书诗学观念的反历史气质,使之重构了传统诗、史关系,他将历史置诸文学视域内进行观察,历史因之被赋予审美的特质而失其所是。这种近乎审美本质主义的做法,使得钱锺书对围绕在诗、史关系周边的传统诗学观念发生了误解、无视乃至反动。  相似文献   
16.
王化清 《老人世界》2014,(10):43-43
被诗圣杜甫誉为“口吐天上文”的诗仙李白,是中国盛唐时期诗坛上一位性情狂放、风度飘逸,开一代浪漫诗风,最能“倒笔写天”的天才诗人。其诗不但格调清新,雄奇豪迈,奔放多变,而且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深婉隐微,含蕴深广,极富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在其现存的1044首诗歌中,直接或间接写月的不少,或抒情,或怀古,或怀乡,或思亲,或寄志……最著名的有《月下独酌》《峨眉山月歌》《关山月》和《把酒问月》等。  相似文献   
17.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日,玄宗和杨妃在宫中观牡丹花,因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而作。在三首诗中,把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  相似文献   
18.
《唐祈诗选》是研究九叶诗人唐祈的重要文本。本文通过解读《唐祈诗选》"早年诗"、"抒情诗"、"组诗"、"十四行诗"四部分典型文本,对唐祈诗歌创作的脉络进行梳理,并总结其诗歌的阶段特征和艺术特色,以期对唐祈诗歌有宏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文学社会学者埃斯卡皮认为:"所有文学活动都以作家、书籍和读者三者的参与为前提。总括来说,就是作者、作品及大众借着一套兼有艺术、商业、工技各项特质而又极其繁  相似文献   
20.
李白一生诗歌风格特色鲜明,始终保持浪漫飘逸、豪放不羁的自由诗风,同时透露出蔑视权贵的人文性格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这与他青少年时期所受蜀中文化密切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巴蜀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结合具体的李白诗歌,来探讨蜀中文化对李白诗歌风格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