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1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金色的松潘     
弓劲 《四川省情》2007,(4):56-56
第一次在高原的县城边寨驻扎,那沁人心脾的空气和没有被污染的环境,是大都市的人们无法享受的。早晨出门看到的是那灰暗的天空,下着大雪。老  相似文献   
12.
松潘回族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松潘是四川省回族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早期回族进入四川的主要通道之一,搞清楚他们的来历可以使我们认识到这里作为民族走廊的关键之因,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走廊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作为汉藏交流重要节点的松潘,不仅是一个多民族互动交往与民族关系展开的空间,而且城镇本身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多民族集聚与活动的产物。历史地看,松潘古城承担着驻防之地、贸易中心、旅游胜地等角色,不同时期的多民族人群集聚于此并且以古城墙为界,跨越城墙内外实现着互动与交流,使得松潘成为一个多民族共生之地,并呈现出多元交融的文化景观。松潘的城镇的发展与族际互动,使得松潘成为一个跨越城墙内外的多民族城镇共同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塑与当前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羌族历史上的第一部长诗《松游小唱》是晚清羌族诗人董湘琴应邀入幕松潘时,对松茂茶马古道的山水风景、风俗人情所作的系统性的诗学描述。建国后虽由于种种原因湮没民间,但它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古典诗歌的最后一首边塞诗和迄今为止唯一系统叙述松茂茶马古道历史的万言长诗,及其奇特的诗歌形式,亦应有其文学史的地位。《松游小唱》对于诗歌发展史和川西民族地区各方面的研究都具有史料与文学的双重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北川,一个与汶川一样让人揪心的名字。身处地震灾难中的人们说,这是一个比汶川受灾更为恐怖的地方。它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东接江油,南邻安县,西连茂县,北抵松潘、平武,辖区面积2869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人口16.05万人。北川全境皆山,西属岷山山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4229米。县政府驻地曲山镇,三面临山,一面濒河。  相似文献   
16.
穆萨 《中文信息》2004,(9):35-38
“得儿~!”千百年来,那些吆喝着牲口从事茶叶、盐、百货贩运的马帮们,在茶马古道上来来往往,马蹄踏出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文化交流的通道。当现代文明逐步进了高原,机械代替了马匹,公路取代了山路,马帮们就此而失业了,消失了吗?不,如今你还是可以找到他们的脚印,跟随他们去体味不一般的游牧生活!  相似文献   
17.
湔氐道是四川西北的一个秦置县。关于“湔氐道”的治地,宋人胡三省说:都安县“即汉之湔氐道”。(《资治通鉴广注》)今人任乃强、张至皋《四川地名考释·温江地区十二县》、童恩正《古代的巴蜀》皆从此说。《舆地纪胜》载湔氐道在松潘。古今争论,大体围绕松潘、灌县两地。到底何说为是?实有考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视察松潘草地日记》为民国中期四川西北“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总务处长谢培筠在公务之余所编《川西边事辑览》之辑选,而本文选自第七篇。该篇叙述谢培筠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6月至10月期间从四川南充出发,前往考察四川省西北的松潘草原地带,与甘肃省政府派员协同处理拉卜楞寺属寺与“川属上中阿坝”之间关于宗教、土地、民众管理权限之争的“墨拉夷案”之事。该篇记载前因后果较详,此外,这一勘察边地之旅文字,对于当时川边概况、藏族部落情况的记载,也颇为珍贵。  相似文献   
19.
正全省第五届"励志青春·创造未来"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暨获奖项目展示活动近日在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举行。为进一步推进以创新推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自10月起,省人社厅联合团省委等单位启动了第五届四川省"励志青春.创造未来"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此次大赛,共有478个创业团队或个人报名参加。通过初赛、晋级赛、决赛,共有40个参赛项目跻身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松潘  相似文献   
20.
松潘是川西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历史上就是藏、汉、羌文化交汇之边地。元明清以来,随着回族移民不断迁徙进入松潘,松潘成为藏、汉、羌、回多元族群交汇之地。文章通过对元明清以来茶马古道松潘地区回族的迁徙,松潘回族伊斯兰教清真寺与回族文化名人的考察,认为松潘回族伊斯兰教与松潘地域文化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