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18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陈才 《船山学刊》2012,(1):101-104
阮元主持刊刻的《十三经注疏》校勘精审,号称善本,是学界使用的通行本,但是其中也偶有误刻现象存在。本文就笔者所发现的六则误刻,多方参校稽考,为之辨明,并纠正北大整理标点本的误读以及校勘之缺陷,藉此以说明校勘古籍应在有所甄别的前提下广泛参校与之相关的各类书籍。  相似文献   
52.
陶生魁 《兰州学刊》2012,(10):182-184
清代沈涛的《说文古本考》是一部利用异文材料从事《说文》考订专门之作,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恢复《说文》本来面貌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53.
《汉书》颜师古注收集了唐以前二十余家《汉书》注,引用了唐以前的百余种文献,颜注既是《汉书》学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又可说是唐以前文献的汇集。颜注引书遍及四部,颜注自问世以来,辗转传抄,字句之间颇有差异,其所引书部分亡佚,即有存者,而或与今本有异。因此,对颜注引书的考校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4.
陈云豪 《殷都学刊》2012,33(4):73-79
《毛诗诂训传·唐风》残卷,为初唐写本、奈良朝钞本,现藏日本东洋文库.今存113行,大小字约2200字.所存内容为《毛诗唐风》中的《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八首诗及《毛传》与《郑笺》.本文在详细介绍此写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试以该卷为底本,取阮刻《十三经注疏》本《毛诗》、四部丛刊本《毛诗》及敦煌本《诗经》进行校读.以期对该写卷的价值,特别是对诗经研究的价值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55.
《韵补》所引汉代著述 ,多为宋人所见旧本 ,可以用来校、补现存文献之缺失。本文以《易林》之例 ,说明在对汉代文献整理、研究方面 ,《韵补》和《太平御览》等类书有着同样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56.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不仅从知识性和历史文化风情上丰富了《世说新语》,明显地提高了《世说新语》的文献价值;而且注文本身更具有收储史籍弘富,保留人物传略丰厚,注法以求真务实为本色,校勘审慎而缜密等文献价值特点。《世说新语注》在魏晋南北朝阶段的文献学发展中应占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7.
钱钟书先生《管锥编》初版于1979年,1986年再版,1991年第三次印刷,1994年第四次印刷,曾先后勘改讹文脱字数百处,多为排印校对之咎,亦有原稿失检错漏所致。《管锥编》征引繁富,且成于忧患之中,检书不易,偶有字句讹夺,在所难免。不贤识小,复就管窥所及,试为校订,供《管锥编》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8.
《管锥编》初版于1979年,1986年再版,1991年第3次印刷,先后勘改讹文脱字数百处,多为排印校对之咎,亦有原稿失检错漏所致。是书成于忧患之中,检书不易;且征引繁富,校对困难,容有字句讹夺。本文复就管窥所及,勘正数十处,供《管锥编》读者参考(另有《校读札记》将刊于中华书局《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相似文献   
59.
孙兆霞等编《吉昌契约文书汇编》,收录了452份从清代至解放初的屯堡民间契约文书,存在一些校录失当之处,导致该书校录失当的原因有多种,但不明俗字和不明词义是其主要原因。今择取二十则可资商榷的例子,运用文字学、词汇学、文献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因不明俗字而误和因不明词义而误两个方面,进行了仔细考辨。  相似文献   
60.
宋代石刻文献中存录大量宋诗,从石刻文献角度对《全宋诗》作品加以观照和检核,对其相关作品可起到订讹补缺的效果;《全宋诗》所收录的作品重出现象比较突出,利用石刻文献保存的相关作品进行校对,则可对《全宋诗》中作品或作者分歧诸现象发挥排异和正误的参考作用;此外,利用宋代石刻文献还可为《全宋诗》辑补佚诗.宋代石刻诗的文献价值有待深入开发与挖掘,但石刻因自然或人为的损毁以及金石文献记录上的失当,也会导致相关信息的缺失而引起错讹和偏误,给辑佚和校勘工作带来相应的障碍乃至误导.故在利用其价值时不宜过度依赖和信从,或人为地放大其权威性和可靠性,而应保持客观、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