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92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6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39篇
理论方法论   169篇
综合类   1197篇
社会学   338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孝子毛泽东     
《老年人》2014,(1)
正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充满革命激情的伟人,也是一位有着孝敬父母之心的凡人。他曾经说过:"要孝敬父母。连父母都不肯孝敬的人,还肯为别人服务吗?不孝敬父母,天理难容。"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精明能干,克勤克俭,而且善于经营。他的母亲文素勤(文七妹)勤劳善良,品行敦厚,对穷苦人极富同情心。灾荒年头,她常常悄悄地送些粮米接济贫苦的乡亲。父母抚养后代所花费的心血,特别是他们善良、孝道的言行,在毛泽东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无论是寒窗苦读的学生时代,还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乃至成为一国领袖之后,他始终牢记在心。  相似文献   
82.
正关于婚姻,林语堂曾有过一个非常精辟的比喻:婚姻是饭。有饭,才是踏实的。林语堂本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家境清苦。廖翠凤仰慕林语堂已久,廖母却有异议,廖翠凤说:"贫穷算不了什么。"这话传到林语堂耳朵里,让他很感动。1919年1月9日,25岁的林语堂与24岁的廖翠凤结婚。结婚当天,林语堂拿过婚书对妻子说:"我把它烧了,婚书只在离婚时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烛火点燃了婚书,红红的火苗  相似文献   
83.
国际社会需强化反恐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进入2014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活动仍不见沉寂,尤其是东突组织在中国昆明实施了针对平民的暴力恐怖袭击,直接震惊了国人。当前仍处于进展中的马航失联事件虽然未最终定性,却也再次提醒国际社会,“9·11”类型的恐怖事件离我们并不遥远。反对恐怖主义,仍需世界持久地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84.
伊战前中伊两国间保持着长期的友好交往。伊战结束后,中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倡导的伊拉克重建,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及俄国、阿拉伯国家合作,与伊拉克新政权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中国公司也积极参与了伊拉克的经济重建。与战前相比,中伊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即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能源合作的地位上升,中国从贸易顺差变为逆差,而中国公司的投资从一般制造业和建筑承包转向能源和高层次的制造业。中国对伊拉克新政权的外交政策和经济合作对于伊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保证了中国在伊的权益,在2014年6月以来伊拉克的动荡中,中国和伊拉克共同努力妥善保障了中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85.
电影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化传播手段,能够通过对影片人物的塑造以及情节环境的设计使其价值观蕴含其中,并对观众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战争电影的表现中,中美双方在人物情节上既有相似之处,却也体现出了两个民族在价值观念上的极大不同.本文试以两部典型的中美战争片《集结号》和《拯救大兵瑞恩》为例,浅谈二者在电影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异同.  相似文献   
86.
中国人的矛盾观不同于黑格尔的矛盾观,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中国人矛盾观的最大特点是,把矛盾看成是一种消极的东西,因此矛盾不可能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矛盾的解决,中国人有三种方法:"和稀泥"、妥协、斗争。中国人更看重前两种方法,至于后一种方法,即斗争,中国人一般是不会使用的。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国人才会拿起斗争的武器。  相似文献   
87.
刘红良 《国际论坛》2012,(6):28-33,78
战争在人类社会由来已久,对于战争爆发的原因、制约战争的手段,现实主义学派内部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权力分配与战争的关联,成为研究、争论的一大焦点。均势论从权力的总体分配状况出发,认为权力的均衡会对战争产生制约。而权力转移论者则认为在大国间权力分配发生差异的背景下,权力的接近最易引发战争。攻防理论对权力做了进一步细分,从军事能力角度考察战争爆发的原因,并将其与其他要素结合进行考察。三种理论都从权力分配的角度解释战争,但侧重各有不同,既给我们提供了对战争的独特理解,也使得战争研究的内容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88.
史云 《老人世界》2014,(8):25-27
1943年初,二战局势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希特勒的狂飙军队再无当年之勇,一场艰苦卓绝的北非战争正将这个战争狂人逐渐逼入死角。不肯轻易认输的希特勒集结兵力,准备与盟军决战到底,但下一个登陆点到底在哪里?崇尚情报战的法西斯头子恐怕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会被一具无人认领的尸体、一份精心编造的情报、一条声东击西的妙计完全蒙骗。  相似文献   
89.
关林  闻勇 《人才瞭望》2014,(7):101-102
克里米亚公投之后,美国极力唆使欧盟站到对抗莫斯科的前列。然而,面对普京的强硬反制,从当初的6国扩大到今天的28国,一直有"贪多嚼不烂"等问题的欧盟,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反观美国,搅动乌克兰乱局升级后,前国务卿希拉里公开批评普京总统,把他与希特勒相类比,似乎再次将矛头对准俄罗斯。  相似文献   
90.
“二战”题材的影像文本不断深化和丰富着对历史的镜鉴与反思,并在艺术设置上精心构建了多样的叙事模式,如“战争胜利”模式、“英雄成长”叙事模式、家国叙事模式等.中关对日作战电影在运用这些叙事模式建构故事情节时,因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诉求、国民意识形态和个体精神境界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深层支配功能.本文通过对中美对日作战电影“战争胜利”叙事模式的不同表现形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力求进一步揭示和剖析其背后的生成原因及深层艺术规律,从而深化认识中关战争影片的叙事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