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61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1.
《社科纵横》2016,(8):73-76
在现场勘验和现场访问工作中,侦查人员绘制现场示意图所使用的比例以及访问所获得的信息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问题普遍存在于刑事侦查工作之中,而造成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注意"精确"和"模糊"的优势互补,正确处理刑事侦查中的模糊性问题,把侦查所获信息尽量精确化,并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确保总体上的精准度,从而提高侦查决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崇高美是理解哥特小说及吸血鬼文学的重要概念,模糊性是实现崇高美的主要因素,而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行为则是崇高美的哲学理论基础。德古拉,作为文学作品中所有吸血鬼的鼻祖,用模糊性及悲剧行为让读者感到恐惧,体验到强烈的崇高美及悲剧美。  相似文献   
13.
叙事学研究     
论祠堂画像的模块叙述、单元叙述与模糊性叙述——以武氏祠堂前石室(武荣词)及相关画像为例/李立叙事的琴歌与琴歌的叙事——以《胡笳十八拍》为例/胡颖峰论叙述中人物所具有的结束功能/肖沁浪卢普玲李冬明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从词义、语境因素、意图三个方面讨论了语言的模糊性.作者认为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在词义的选择项有显性或隐性;语境因素有言内项和言外项;意图具有单一性和多重性,直接性和间接性.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语言的模糊性与得体性的关系。模糊语言是通过语境起作用的。语境或场合对模糊语言具有释义功能和制约功能。“信息量的切适度”与“人际意义的合意度”问题是语言得体性的两个方面。以实例分析了切适度与合意度通过模糊语言得以实现。语言的模糊性是实现语言得体性的手段或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词语为单位讨论了语言的模糊性和精确性之间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史料具有过去性、主观性、有限性、残缺性等特征,在其中同时亦存在模糊性.模糊性是指事物性态和类属的不确定性,即是指事物在性态和类属方面的"亦此亦彼"性,亦即中介过渡性.用模糊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史料中介的特征及其模糊性,对进一步研究历史思维和历史认识的模糊性、历史和历史人物研究与评价中的模糊性等问题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口语中常见的模糊表达的语用类别入手,提出了一些对模糊信息的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来处理化学实验分析中的具有模糊性数据的方法。使一些难于归纳的具有模糊性的实验数据简化而易于分析,分析的结果也更为准确、客观,并且运算方法也颇为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