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61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哲学、地理、历史、文化渊源,思维方式方面体现出许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思维的方法上的辩证、整体性与个体、分析和模糊性与精确性的差异,在思维进程或轨迹表现为迂回式、圆式与直线式的差异,在认识世界的途径上为直觉、体悟与理性抽象,从思维的结构分析表现为具象与逻辑思维的差异,以及伦理性与科学性,过去趋向与未来趋向方面的差异.了解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会有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缩短我们现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22.
文章从人类的认知心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类属划分、语言及交际活动四个方面说明了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具有不确定性和有限性,这种不确定性和有限性导致了客观事物或现象类属划分的模糊性,指称这些模糊范畴的语言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模糊性;语言和客观事物或现象是通过认知活动产生联系的,当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产生模糊反应时,其对应的语言符号必然具有模糊性;由于其独特的语用功能,语言的模糊性成为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3.
随着模糊语义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我们注意到一些语义孤立地看是模糊的,可是进入组合以后,语义却变得精确了,本文拟从语义场的不同、语言符号的离散性与客观事物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语境的作用、人的主观认知的影响、组合前后音节改变的影响这几方面对其成因加以探讨,以期进一步认识模糊语义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24.
为对后现代主义的反表象立场及其语言学依据作出考察和评价,本文依据一种语言的经验分析界定了“整体式判断的细化分析”,且据此说明了任何判断的谓词都具有一种相对而生的模糊性;然后以此为基础肯定了语言和表象的模糊性,同时对“表象是不可能的”这一后现代判断作出了经验分析;最后就如何取舍现代表象表明了一种态度,且对后现代主义者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25.
翻译标准是衡量译文质量优劣的一种尺度,古今中外关于翻译标准的论述异彩纷呈,但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通过分析各种翻译标准发现,翻译标准难以统一的主要原因在于翻译标准的本质特性,即: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动态性和模糊性。  相似文献   
26.
提出了测试电介质材料复介电常数的新方法,获得了利用两个散射参数同时求解材料复介电常数的表达式,解决了自由空间法测量电介质材料的相位模糊性问题,建立了测试系统,讨论了该系统的校准方法。通过在X波段对电介质材料复介电常数的测量,证明该测试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7.
普通话具有模糊性,首先,普通话定义本身就是模糊的,其次,普通话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普通话与非普通话之间存在着中间状态,过渡状态,再次,绝对纯正的普通话是不存在的,相对纯正的普通话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些杂质。普通庆的模糊性要求推普实行弹性的原则,推普的弹性包括两方面:语言内部的弹性-即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弹性和语言外部的弹性-即语速,语调,停顿方面的弹性。  相似文献   
28.
杨雁楸  平军 《职业时空》2008,4(5):57-57
美术作品的意义既关系到艺术家主观意图的实现,又关系到观众能否理解作品以及能否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早期中国画主要讲述有利于“成教化,助人伦”的故事,用形象化的艺术语言弥补普通语言的缺憾。唐代王维力求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唐宋以诗词篆刻修养进一步决定作品的意境是否深邃。西方早期绘画主要功能也是讲述宗教故事,从古典主义到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29.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语言的模糊性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文化的模糊性还尚未得到重视和探索,因此本文的目的是证实文化与语言一样存在模糊性,并试图阐释文化作为符号系统的模糊性,文化概念的模糊性及交际中存在的文化模糊性导致的交际失误。文化本身的特性尤其是隐蔽文件是语言与文化及其他事物的模糊性根源。  相似文献   
30.
模糊语言与模糊修辞——评黎千驹《模糊修辞学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传统修辞学十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要求说话写文章做到准确、鲜明、清楚,忌讳模糊、含混、不清楚.可是,客观世界林林总总,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各种纷繁的事物,以及事物间瞬息万变的联系,都具有模糊性和非定量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