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61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车红兰 《现代妇女》2014,(12):326-326
模糊性思维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能动认识能力,是人类信息变换活动的重特征,是认识达到关于对象本质和规律的基本环节之一,如果离开对模糊性思维无法揭示人类思维能动机制的客观特征。  相似文献   
32.
文章利用明清时期域内外文献及20年来近代汉语官话的研究成果对“官话”一词进行研究,提出“官话”具有“超地域性”、“地域性”、“模糊性”三种性质,得出“官话”的实质是一个“最大公约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官话”的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33.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34.
霍桑代表作《红字》的主题一直是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道德学派提出《红字》的主题是人类之罪,反映了作者清教徒式的罪恶观,但霍桑对待男女主人公模棱两可的态度却又使人对此产生怀疑.女权主义研究则强调《红字》女主角身上体现的女权主义,而小说蕴涵的女权色彩却又被霍桑字里行间的嘲讽所冲淡.政治学派认为《红字》包含革命主题,而小说中对复辟和恢复秩序的偏好倾向却又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革命保守、怀疑的态度.新文化论者认为,这是一个关于从旧世界过渡到新世界的神话式文化寓言,然而,在小说中却找不到由一条主线贯穿的、统一的文化"神话".这一切源于霍桑的模糊风格使小说具有多重的复杂意义.  相似文献   
35.
浅谈语言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更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具有模糊性的特征。这是由语言的客观属性及其本身表达功能上的不完备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处于一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语言主体自觉或不自觉的语言行为也不可避免地会对语言的模糊与否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语言的模糊性并不是绝对的。它和语言的精确性一样,也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还可能互相渗透和转化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伊瑟尔和姚斯的意义未定性理论和期待视野理论入手,并以马致远的<天净沙>及其六种译文为例分析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和期待视野,笔者认为正是诗歌中的诸多未定性的点和意义空白召唤读者展开联想,而读者期待视野的差异性又使这些联想各不相同,从而不同的译者给出了不同的译文.  相似文献   
37.
江振春 《学术界》2007,(4):281-285
美国宪法保持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宪法文本语言模糊性是重要因素之一,两者关系密切.美国宪法文本模糊语言产生有其特定的原因,它在宪政中发挥重要功能,并通过特殊宪政机制予以消除.  相似文献   
38.
在分析深基坑优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方案评判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理 论建立了基坑支护方案的模糊优选模型.最后,应用实例说明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特点鲜明的语类,具有极强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但为了加大法律的打击力度和适用法律的灵活性,法律英语中也不乏模糊用语。主要从语义和语篇功能两个角度对法律英语的准确性和模糊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翻译过程中准确性与模糊性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0.
商务语言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交往中的时效性和功利性使得商务语言具有一种经济性特点。这种经济性又体现为目的性,模糊 性和规范性三个方面。在实际运用中,它表现为套语多,短句多,大量使用逻辑关系词和缩略词,不断从普通语言中借词等。其口语表达简明易懂,书面表达准确精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