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5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448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子复仇的故事在莎士比亚与萨特的笔下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他们将自我对世界的理解、认识加诸自己的主人公身上,使之形成对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哈姆雷特与俄瑞斯忒斯从复仇计划的形成、复仇过程以及复仇的后果几个方面,来阐释人文主义者的莎士比亚与存在主义者的萨特在美学见解、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及其结局等方面的差异,从而达到对这两位艺术大师的独特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52.
霍桑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让我们看到人是善和恶的混合体.人性在善和恶之间摇摆,人所掌握的科学也随之或造福人类或危害人类的幸福.  相似文献   
53.
斯宾格勒和汤因比均为现代西方思想巨匠,前者曾以振聋发聩的《西方的没落》轰动欧美社会,后者则因洋洋大观的《历史研究》饮誉西方学界。两者虽同为现代西方“文化形态史观”之代表人物,但其思想观点却同中有异,有时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54.
不用任何抵押,穷人也能贷款;没有一点儿利息,乞丐也能借钱.这在我们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却被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办成了.他所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以小额贷款业务使639万人脱贫,他被誉为"穷人的银行家".2006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为表彰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将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他和他的银行.  相似文献   
55.
通常来讲,学习对于一个常人来说,主要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长本领以求得更好的职位,获取更多的收入。  相似文献   
56.
论官的“得”与“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得”“德”相通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理念,也是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表达。“得”“德”统一就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这是官德的基本问题。“得”“德”相悖必然导致权力的异化,导致官德的沦丧  相似文献   
57.
公平分配是社会生活永恒的道德难题.绝对的公平不过是一种理念,不可能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因而公平分配只能是一种制度选择.当前中国社会的公平分配不应是简单地缩小差距,而应该是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分配过程中都受到公平的对待,获得其应得份额,从而实现社会生活成本的合理负担.  相似文献   
58.
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是当代俄罗斯著名的女作家,与乌利茨卡娅、托尔斯泰娅并称“俄罗斯女性文学的三套马车”。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的代表作《夜深时分》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图景,更展现出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本文从视角、叙事话语和叙述时间三方面分析《夜深时分》的叙事特色,探求作者的叙事手法所取得的效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59.
尽管亚当.斯密在两个多世纪前就揭示了市场运行的基本原理,并建立起对自由市场的基本的信仰体系,然而这种信仰不但没有随着市场给人们带来的整整一个半世纪的巨大成就而变得更加坚定,相反,它在本世纪面临了空前的挑战,甚至在某段时间里处于危险的境地。乔治·斯蒂格勒,  相似文献   
60.
本文是"外杂篇精义"系列的第五篇.<外物>全篇结构缜密,各章照应精妙.郭象的篡改误断和曲解妄释,导致旧庄学认为<外物>"杂引博喻""文义不相属""颇琐碎",实属错失佳篇的严重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