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5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119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98篇
人才学   8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55篇
理论方法论   275篇
综合类   3598篇
社会学   449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素描是培养造型基本功的一种手段 ,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本文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素描学科缺乏正确的认识 ,观念上产生误区 ,学习兴趣不浓的现象 ,谈了一些自己的教学经验 ,着重探讨了几点有效的教学途径 ,使素描教学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发展  相似文献   
32.
灵感与高峰体验是紧密联系的,高峰体验可以把人带入一种澄明空灵的虚静状态。"虚静"与佛教的"参禅"相似,可澄清致远,从心底抒写。高峰体验不是哪一个人的专利,它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可发生。要善于抓住,否则一闪即逝。  相似文献   
33.
黄世仲是清末新小说创作的代表人物 ,他先后主办过多种小说报 ,创作了大量的长、中、短篇小说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长篇小说 ,其数量在 1 6部以上[1] 。同时他又是新小说理论的倡导者 ,在清末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因其政治背景复杂 ,长期以来对其专门的研究和论述甚少 ,本文拟作粗浅探讨 ,以抛砖引玉 ,引起文学史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34.
罗贯中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罗贯中创作的杂剧与小说相互比较、印证的角度 ,论证了罗贯中的社会理想是由君仁、臣贤、民乐等层面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太平盛世安乐蓝图。从接受与创造二者关系的角度 ,论证了罗贯中写作《三国志演义》是多层面接受之集大成与万方为我用之新创造的辩证统一。从其创作过程所面对的各种矛盾的角度 ,论证了两把评价尺度的矛盾统一 ,忠义道德观念的冲突整合 ,意识与潜意识的表里互渗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本文运用文学—文化批评的方法,试图重新阐释沈从文创作的意义。文章在较为广阔的背景下,考察了沈从文创作“怀乡”的文化渊源及其艺术实践,并在20世纪世界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中,对沈从文重建“精神家园”的文化选择作出了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36.
刘勰所讲之“道”,有道家的自然之道,《易传》的神理之道,儒家的政化、修身之道,诸子的学派之道,魏晋的玄学之道。他的“原道”,本在于“论文”,而刘勰之“论文原道”,主要是要求创作走自然之道,也在于纠正当时“浅而绮”、“讹而新”的文弊。并为后来韩愈之原道、柳宗元之论道,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37.
适逢《延河》杂志创刊50周年之际,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和《延河》编辑部联合举办的“陕西文学创作研讨会”于3月28日在宝鸡文理学院召开。来自《延河》编辑部、宝鸡市文联,以及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作家、评论家、学者共3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延河》杂志与陕西文学  相似文献   
38.
围绕李白与杜甫的生平行事及其诗歌创作,从八个层面进行对比论述,所谓“以诗证史,有裨于知人论世”。文中既综合了当代的研究成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9.
谈山歌     
山歌产生在辽阔的大自然环境之中,它千百年来产生发展流传于民间,留下了无数瑰丽多彩的歌调,丰富了我国的音乐宝库,对于研究我国民间音乐的特征,以及民族音乐的风格和历史,传承和发扬祖国的民族音乐,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0.
论沈约的山水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约是齐梁之际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集中创作于东阳外任期间。其山水诗作景物描写细致生动,而诗中的情与景却呈现为不相交融的割裂状态,并带有较多的述行意味。沈约山水诗的这种特征与当时的文学风气虽然相左,却与前代的谢灵运有类似之处。而导致这种相左与相似的主要原因便在于个人的遭遇与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