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9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113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常认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便开始沦入半殖民地化过程。但这种观点忽视了因西方国家影响引起的变化在中国社会整体中所占的较小比例,也忽视了西方国家现实影响力和潜在影响力的区分。事实上,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中国,继续维持着独立国家的地位。至于用“半殖民地”概念来界定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这一研究路径在近代外交史研究中存在着很多弊端。  相似文献   
22.
18世纪上半叶,宾夕法尼亚等许多北美英属殖民地政府,相继通过发行纸币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货币供应不足问题。北美殖民地发行纸币实践所体现的理论意义,至今仍然没有过时。这些理论意义包括:一、纸币等象征性货币具有金银等贵金属铸币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二、一国货币供应和创造的任务应当主要由国有银行承担。  相似文献   
23.
徐玲 《学术交流》2006,(12):96-98
经济殖民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使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和手段,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的经济剥削和掠夺。世界历史进入现代时期,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旧的经济殖民手法上进行了创新,经历了间接统治、托管制度、经济渗透、金融扩张等不同阶段,以西方资本渗透、控制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为基本特征。但都未改变经济殖民活动恃强凌弱、宰割剥削、牟取暴利的本质。要想摆脱西方国家的经济殖民,就必须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探索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自强自立的道路。  相似文献   
24.
美国殖民地时期文学作品中的荒野描写是自然文学的起源,是早期清教徒认识和诠释北美荒野的主要文学创作形式。清教思想与荒野描写结合,赋予了北美荒野为欧洲移民所熟悉的基督教意象,确立了对美洲新大陆的地域认同感。同时,富有清教精神的荒野描写促使欧州移民关注对人内心和灵魂的探索,使他们能感悟神的启示,即在蛮荒之地建造上帝之城,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构建本土化的民族文学、文化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5.
澳大利亚是个年轻的国家,与西方国家相比,没有多少古迹留给后人,所以澳大利亚人更加注重保护不多的、在澳大利亚本土算得上是文物的古迹建筑,悉尼总督府就是其中之一。到过悉尼的人都知道,不用刻意去找总督府,它对游客来说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为它就座落在悉  相似文献   
26.
贠旭 《现代交际》2011,(8):59-59
富兰克林于1757年至1775年期间两次旅居英国,代表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应有的权利。他见证并参与了北美殖民地反抗英国政府压迫的斗争。旅英申权活动受挫加快了他政治态度的转变。笔者肯定了富兰克林旅英期间对殖民地的政治贡献,他为争取和维护殖民地的权益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努力。  相似文献   
27.
在民国法学家蔡枢衡先生的论述中,“殖民地性”成为描述中国近代法制的关键词,也是中国近代法制性质的一个面相。在蔡枢衡看来,法制的“殖民地性”决定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属性。在去殖民化的社会思潮中,法制的“殖民地性”变得更加明显,中国近代法制变革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在这一过程中,“唯新是从”的法制变革模式引起“中国法学的贫困”,法律认知上的形式主义使得法律形式与法律内容严格区分开来,由此,作为社会事实的法制发展出现了“断裂”。循着蔡枢衡对于中国近代法制“殖民地性”的解释脉络,厘清蔡枢衡意义上“沈派”与“反沈派”的历史社会处境,明确蔡枢衡“法学第三立场”的世界观、法律观和方法论,为当下的法学本土化路径之探索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28.
和平 《领导文萃》2011,(Z1):6-21
无论是中国崛起还是中华民族复兴,美国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因素。如果认为由于两年前的金融海啸美国已经日薄西山,未免对其体制的活力太过低估。但金融海啸确实重创美国因而加重它对中国的疑虑,这个迄今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对  相似文献   
29.
1897年至1914年,德国强占青岛为其租借地,进行了长达17年的殖民统治。德国殖民者为了实现其在远东的军事和经济利益,对青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客观上推动了青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这一时期的青岛,在立法、司法、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成为当时中国治理有序的现代城市之一。德占青岛的法制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发挥效用,是因为德国殖民当局特别重视建章立制、务实立法和严格施法。毋庸置疑,德占青岛的法制是帝国主义对我国殖民侵略的工具和手段,并最终服务于其非正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国外近年来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的最新动态 ,评述了贝尔纳等人早期的技术与帝国主义研究 ,重点分析了希德里克的“技术与帝国扩张”思想和佩尔森的“科学帝国主义”理论 ,对日本的“殖民地科学”研究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