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9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113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913年夏天,在开罗以南尼罗河东岸的一片田地里,一个名叫弗兰克·舒曼的美国工程师站在以英国总领事基奇纳勋爵为首的一群埃及殖民地精英面前,启动了他亲手发明的仪器。一会儿,一个水泵里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水来,浸湿了他脚下的土地。  相似文献   
62.
1840年的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华民族为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努力抗争;1840年的鸦片战争,也唤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  相似文献   
63.
在侵华战争中,日本积极为进行化学战做准备,建立起专门培养化学战人才的日本陆军习志野学校,开展系统的化学战教育.同时把已经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中国东北地区当作其毒气试验基地,将中国人作为试验材料,在中国东北进行大量的化学武器试验,不但使中国人民无辜受害,也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64.
在加拿大的历史发展过程中,1837年起义是其唯一的一次起义。单纯从军事上看,这只是一次较小规模的战斗,但这次流血行为却震惊了英帝国,导致了其对英属北美殖民地的重新认识以及《德拉姆报告》的出台。  相似文献   
65.
关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种认为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第一种是近几年提出的,是一种新认识、新观点。第二种是史学界长期以来的认识,符合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本文仅就第二种观点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6.
美国革命初期,黑人军队问题在英帝国中心和英属北美的南部殖民地引起广泛关注.在弗吉尼亚殖民地,总督约翰.穆雷组建了一支黑人军队以镇压爱国者的政治叛乱.而在伦敦,囿于国内人民的反对和其他因素的制约,英帝国中央政府最终否决了组建黑人军队的提议,转而联合土著印第安人和白人效忠派.为了回应帝国中央政府所执行的政策,南部殖民地的爱国者试图阻止非洲奴隶反叛、白人效忠派起义和印第安人造反.详细考察黑人军队问题有助于我们认识南部殖民地在美国革命初期的特点、政治主体的多样性以及英帝国中心与南部殖民地在政治关系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67.
廉尚燮是韩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创作了众多现实主义小说作品,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日本殖民主义统治下韩国殖民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长篇小说《万岁前》和《三代》以及这两篇力作面世间隙,即1922年7月至1931年1月间的系列长篇小说作品中。作家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细致入微的描绘,拓展了韩国小说创作的一个崭新境界,在韩国小说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功绩。  相似文献   
68.
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殖民统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有着一个较长的过程,它是在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与现代国际法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柏林会议是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主义体系主要由三类不同程度上依附于宗主国的地区所构成,即殖民地、保护领与保护国、托管地。虽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保护领和保护国同殖民地在对宗主国的依附程度上存在着差别,但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同时,随着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殖民地的行政管理机构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专制统治的特点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69.
本文针对中日双方学者关于概括日本侵华教育史的性质的各种不同观点,以大量史料,从不同的角度,对“皇民化教育”、“同化教育”、“奴化教育”这三个概念作了比较分析,从而深入地揭示了日本殖民地教育的侵略实质。  相似文献   
70.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来华的欧洲殖民者往往都有家人相伴随.家庭成员的日记、信件似乎是可以让人生动地洞悉日常殖民经历的有用信息源.瓦尔特·弗雷(Walthet Frey)是1905-1938年间在中国的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并且是1914年以前天津德国社团的支柱人物.他的姐妹伊莉莎白(Elisabeth Frey)在1913-1914年期间来华看望他,并且给她在德国的母亲写了一系列的信件.这些信件从一开始就被有意识地作为一种日记,揭示了国外殖民经历的许多含混性.它们不仅记述了一位年轻女性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的殖民经历,而且详细地说明了"殖民凝视".同时,这些信件也清楚地显示出依靠此类资料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