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7篇
民族学   31篇
丛书文集   114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328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席慕容在她的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中,不断地运用那些源自中华抒情文学的母题、古典的意象、包含着中华传统审美意蕴内容的文化符号。其中以闺思闺怨、相思鸟连理枝、思乡怀归三个母题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些母题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取向,这种现象也表明了席慕容的创作思维及她的创作实际上并没有突破或者超越古典诗歌的题材范围。文化传统在现代作家笔下的回响,是一种族群文化认同感,也表明了席慕容创作资源主要是来自中国古代文学。  相似文献   
12.
犍陀罗本生雕刻作为印度文化母题的视觉化形式,以叙事性图像生动地阐释印度民间广泛推崇的价值观。犍陀罗本生雕刻的文化母题包括具有普世意义的乐善好施的传统;以轮回报应为理论基础,以孝敬忠贞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奉行虔诚于神和克制苦行的修身理念。这些文化母题真实地再现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社会理想、家庭关系和人生追求,是今人理解古印度文化的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3.
14.
将艺术主题的变迁引入艺术史变迁的关系中,探讨主题的迁移与艺术史变迁的内在规律与联系。这就是主题学介入艺术史探讨艺术史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主题学是从艺术作品中的母题、题材、意象到主题,探讨和解决作品主题的演变和变迁。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达,艺术家对母题、意象、题材、套语等的不同运用,使作品的主题发生变异,主题这一变异实则是主题的流变。艺术主题的演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史的变迁,同时主题的演变也影响到艺术风格的变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5.
朋友圈     
《今日辽宁》2016,(4):95
正今日辽宁微信公众号老牛家的豆腐坊,做的不是豆腐,是乡愁!有同感的举手!原创2016-05-29刘援跃平楠今日辽宁格格:这样的文字透着亲切,这样的图片透着温暖。不曾忘记的一切,也在豆香里开始散发着熟悉的气息。似水年华:这朴实的话语,温馨的画面,温暖着我们每一个离家在外、在城市里打拼的游子的心!这就是乡愁。回忆这些传统的味道和手艺,也更让我们记住了乡愁!朴素中蕴含着大道理。为今日辽宁君点赞!  相似文献   
16.
17.
雷英 《现代妇女》2014,(10):349-350
朝鲜半岛三面环海,地势狭长,历史上这个民族承载了难以言说的深重苦难,而现今,牵动世界神经的朝核危机更是把朝鲜半岛推向风口浪尖。因此,不少艺术作品就以此为“母题”,展现民族分裂后的矛盾、对峙与残缺。2013年,由韩国新锐导演柳承莞执导的影片《柏林》,再次聚焦朝韩双方的敌对,也再次表达了韩朝民族的悲与痛。  相似文献   
18.
人生转折的临界点--母题数字"十三"与藏族成年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十三”在藏族早期文化中的大量出现,其背后具有深层的文化精神作支撑。文章从藏族“十三”的一系列民俗思想中发现,“十三”是人生重要转折时期———成年礼的临界点。这种成年礼习俗在周边民族中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殉情"是古今中外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叙事母题,它触及人类共同遭到的悲惨命运与人类的集体心理深层.在世界各民族文学中,无论作家文学还是民间文学,都存在殉情故事.维吾尔社会中,曾在封建婚姻制度与伊斯兰教道德教义的残酷迫害之下,无数个青年男女走投无路,走上自尽殉情的道路.80年代,由于父母包办婚姻的原因,维吾尔社会中酿成了一些青年男女自杀殉情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民间口头流传的神奇幻想故事同原始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关联 ,素为中外学人所关注。本文作为“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与传承研究”这个重大课题的一个侧面 ,对此做出了较有新意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