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9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645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80篇
人才学   100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778篇
理论方法论   287篇
综合类   4603篇
社会学   580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647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毛泽东人生价值思想是20世纪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人生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生价值的主题、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人生价值观的精髓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它是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思想基础,是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能够实现的理论依据.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02.
本文认为,毛泽东小时候曾受过宗教的影响,毛泽东学习新知识尤其是接触马克思主义后,转而批判迷信,毛泽东对宗教问题的一系列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论毛泽东与两个“彻底决裂”──兼析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动机辜堪生,李娅玲众所周知.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送来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但为什么毛泽东却说他是1920年夏天才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呢?根据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回忆,毛泽东是在读了《...  相似文献   
104.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他们都是运用辩证法的大师,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运用辩证法方面显示出不同的侧重点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不同可以概括为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和从对立中把握同一,这种不同也正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的体现。正确认识这一点,对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创始人,他奠定了延续至今并将还要传承下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宏伟事业的根基。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历史任务,并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奠基人;他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和途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开拓者;他率先在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率。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奠基性的。他取得的成就既是阶段性的,又是长久性的、历史性的。承传毛泽东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坚持他指明的道路,对于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建设工程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毛泽东的文艺观是对马克思、列宁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认为文艺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和阶级性,并为一定的政治和阶级服务;文艺与革命的关系,就是文艺与人民大众的关系。毛泽东是一位政治家诗人,他在诗词创作中深刻地反映了他的文艺观,并以此实践了其文艺为革命斗争服务的主张。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人民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上的需要就多样化了,艺术上的需求也随之多样化,势必出现纯粹娱乐性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很难以政治标准来评价其高下优劣。因此,毛泽东的文艺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7.
建立中国经济体制的艰辛探索──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及其意义黄方正,邱风林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他们的探索和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活力。实事...  相似文献   
108.
关于毛泽东反和平演变思想的研究大都避开其实践的错误及产生的后果,即使论及也是一笔带过。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有为尊者讳的痕迹,其宣传效应也易使干部群众对毛泽东反和平演变思想中的正确与错误成分难以区分,甚至对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产生某种程度的怀恋,认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为了“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都没有错误。本文全面、冷静、客观地对毛泽东晚年反和平演变思想形成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后果进行了历史分析,并在其理论与实践的失误中总结出教训。无疑,这个教训,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学说,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成功地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创立和建设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形成了县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建党学说。这就是首先从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在组织和作风上进行建设,而最重要的环节是思想建设。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特点,对于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端正党风和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不同的思想家赋予社会主义以不同内容,各国在实践社会主义的同时也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的社会主义观具有独特之处。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源于马克思主义,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其注入了新的内涵,并体现出了浓厚的中国道德伦理色彩。其思想的发展和矛盾之处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