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9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645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80篇
人才学   100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778篇
理论方法论   287篇
综合类   4603篇
社会学   580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647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身陷囹圄,失掉自由,但赵雨亭的理想信念丝毫没有动摇,始终相信党相信群众。在3年监禁中,他阅读了马列原著30本,反复阅读了《毛泽东选集》四卷,还看了《红岩》《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青春之歌》《播火记》等多部小说。他坚持边看、边想、边写、  相似文献   
22.
赛缪尔·普芬道夫是17世纪德国法哲学的开创者,是近代世界范围内最杰出的自然法学思想家.普芬道夫对法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自然法的捍卫上,作为古典自然法学派在德国的主要代表,其著作中处处充满着自然法思想,尤其是契约论思想更是影响深远.在自然法学说方面,普芬道夫的思想联结着格老秀斯和霍布斯.与其他古典自然法思想家不同,他特别重视对义务的研究.  相似文献   
23.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毛泽东对曹操情有独钟,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一反传统的通说定论,给了曹操很高的评价.毛泽东不仅肯定曹操推动历史的伟大作用,而且赞赏他在政治、文学方面的杰出才能,尤其对曹操诗歌更加偏爱,并且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艺术营养.  相似文献   
24.
我国现有的狱政思想是传统文化精华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的产物。研究我国狱政思想的发展历史 ,对我国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建设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方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即方法论。矛盾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是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典型调查、类型调查、普遍调查、实地访问、开调查会、表格调查法、文献法、历史法等是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的方式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6.
在阶级构成"两头小中间大",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家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开展民主革命,必须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发动和领导农民.本文从农民问题角度阐述了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思想和观点.  相似文献   
27.
1893年的冬天,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两位伟大人物。11月26日,杨虎城将军诞生于陕西省浦城县孙镇乡甘北村。一月后即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乡韶山冲。两位伟人诞生之时,大夜弥天,小丑遍地,两位伟人血荐轩辕,心系中华;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价值体系进行了历史的辩证的描述与剖析,论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价值动机定向、价值决策、价值实施办法,兼论了邓小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批评了所谓毛泽东文艺思想“过时论”。  相似文献   
29.
毛泽东诗词用典颇多.或寓典于情,或寓典于景,或寓典于理,或寓典于境,或寓典于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30.
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和中国国情、中国实践的个性的差别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八十多年历程表明:解决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课题,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不行,不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更不行。毛泽东无论是作为杰出的历史人物,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和集体智慧的代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进程中,发挥着开创者和奠基人的作用,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