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揉有梅》是《诗经·国风·召南》中的名篇,其诗主题历来聚讼纷纭,难有定论.纵观中日韩三国学者的研究历史,大致有“男女及时”之诗、失时之诗、贞信自守而惧强暴之诗、父母为女择婿之诗、庶士愆期不归之诗、淫诗、求用诗、求贤诗、离根诗、伤时诗等十大主题.除此,近代以来的学者,亦有许多新见.但依据近古原则,可能仍是《毛诗序》中的“男女及时”之说,更接近于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32.
<周南·汉广>是<诗经>中的一首情诗.历史上诸家对此诗本义,主要有三种观点,而今人则对影响最大的<毛诗序>的观点进行了全盘否定,进而以此诗的诗歌性质替代其本义.笔者在研究中发现,造成这种原因的主要问题在于历代研究者没有对游女的"游"字义项进行详细的考证,忽略了游字淫逸的贬义义项.因此,在论证游字贬义义项的同时,结合周南地域与周楚文化相异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周南·汉广>的创作,就是要表达"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的这一本义.这也说明<毛诗序>对此诗的看法,有一部分还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3.
毛诗序》好以美、刺说诗 ,其美、刺对象多指向帝王后妃 ,且牵强附会 ,与《诗》之本义乖谬者多。前人所谓《诗序》所言非诗本义 ,乃周人采、编者“用诗之义”,亦不可通。《毛诗序》当为汉儒所为。汉统治者崇经尊儒具有很强的实用功利性。在这一特定的政治环境下 ,汉代经师为履行其职责 ,其研习、传授《诗经》的终极指向是将《诗经》作为树立君王权威、维护封建秩序的工具 ,并巧妙地利用说解《诗经》以求达到委婉地讽喻警示当代帝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据载毛亨曾作《毛诗故训传》。本文从外部经学背景与《序》、《传》内在关系两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毛诗序》原本是《毛诗故训传》的一部分,因而《毛诗序》的作者也应该是秦汉之际的毛亨。  相似文献   
35.
本文试图在较为客观地把握竹简《诗论》诗学思想的基础上,将《诗论》置于一定的历史坐标中加以比较考察,来认识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文章认为,《诗论》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篇诗学专论,是先秦文艺性诗歌评论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文学批评若干重要思想的滥觞;通过与《毛诗序》的比较,可见《诗论》与《毛诗序》旨趣迥异,其文艺价值远胜于《毛诗序》,同时《诗论》也可能对《毛诗序》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文章还指出,《诗论》能为审视《毛诗序》历史公案提供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6.
37.
《孔子诗论》是距今大约2257年左右,即公元前三世纪的重要出土文物。它对《诗经》学中的基本概念,如"风"、"雅"、"颂","诗言志",作出了明确的阐释,在《诗经》发展史上,是儒家诗学系统的产物。在先秦儒家诗学的发展链条中,它在孔子与孟子之间补充了一个新的环节,从而为研究先秦儒家学派对《诗》的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38.
新出土文献的层出不穷,使学界在对新资料的不断增加感到欣喜的同时,也为很多典籍传世文本的文字差异产生了学术反思。如何辩证地认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的关系,做到不偏废任何一方,不纠结于孰是孰非的漩涡,就成为学术研究者思考的问题。曹建国先生《楚简与先秦〈诗〉学研究》适时出版,可以说为出土文  相似文献   
39.
正中国现代学术传统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之所以重要,一则距离我们今日最近,与当下文化状态联系最为密切;二则因为现代学术传统乃是中、西对话交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40.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楚简《孔子诗论》更明确地指出,诗歌的特征在于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其对风、雅、颂的不同特点的揭示,更丰富了先秦诗学理论,它与《毛诗序》在许多问题上的观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两者分属不同的诗说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