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86篇
  免费   138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管理学   4435篇
劳动科学   311篇
民族学   8152篇
人才学   878篇
人口学   245篇
丛书文集   9512篇
理论方法论   2110篇
综合类   18681篇
社会学   3022篇
统计学   720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882篇
  2022年   509篇
  2021年   841篇
  2020年   947篇
  2019年   803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774篇
  2016年   1208篇
  2015年   1653篇
  2014年   3488篇
  2013年   2835篇
  2012年   3273篇
  2011年   3646篇
  2010年   3238篇
  2009年   3121篇
  2008年   4098篇
  2007年   3031篇
  2006年   2301篇
  2005年   2355篇
  2004年   1905篇
  2003年   1627篇
  2002年   1363篇
  2001年   1424篇
  2000年   978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82.
陈田  王新哲 《民族学刊》2020,11(3):90-97, 141-142
新时代不充分不平衡发展问题突出,加大力度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要求迫在眉睫。广西沿边民族地区发展总体滞后,城镇发展模式趋同;东兴和凭祥在沿边城镇发展模式趋同的情况下,在“适应-竞争-合作”式城镇演化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深化内外合作,实现了城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以生物学“趋同进化”理论为基础,结合新发展理念和东兴、凭祥的发展经验建议:广西沿边民族地区采取“适应-竞争-合作”式城镇发展模式,以创新增强各城镇内生动力,以互补合作促进协调发展,以绿色发展道路助推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加强内外市场的联动性来深化城镇开放、合作式发展,以“省-市-县”、“县-镇-村”的互联互通推进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83.
赫哲渔歌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赫哲"之称始见于康熙。初年,《清实录》《皇清职贡图》载曰:"康熙,三年癸卯,三月,壬辰,命四姓库里哈等进贡貂皮,照赫哲等国例,在宁古塔收纳。"至此,赫哲族之称延用至今。赫哲族傍水而居,素以"夏捕鱼作粮、冬捕貂皮易货为生计"的渔猎民族。富饶美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是赫哲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船是赫哲族每家必备的重要工具,即用于生产,又用与交通。  相似文献   
84.
金汕 《北京纪事》2015,(6):107-109
曾经的国家体育场 先农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最重要的体育场所,那时首都的体育场没有更好的,所以一切重要比赛都在先农坛.由于50年代中国体育也处于被西方"封锁"的状态,友好的苏联、东欧的代表队都到这里与中国球队进行比赛.  相似文献   
85.
英国会尽可能以"脱欧"为要挟,以求获得尽可能少的约束和更多的实利;而以德法为首的欧盟也不会任由英国漫天要价,成为一个只顾追求自身最大好处的坏榜样。2014年,对欧盟来讲,尽管经济复苏一波三折,步履蹒跚,还在通缩的阴影下徘徊,但诸如希腊等外围国家动辄国债到期无法偿还、面临破产和欧元区解体的严重威胁已经远去。问题转而集中到了政治领域——欧盟三驾马车更迭换代、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民众疑欧情绪不断上升。其中,英国和欧盟间的争执不断,"脱欧"声调此起彼伏,无疑成为当前吸引全球媒体目光,事关欧洲一体化前  相似文献   
86.
民族记忆既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也是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表征。民族记忆作为延续民族历史和文化基因的内在根基,通过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建构民族身份、塑造民族形象等形式传承和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特征。以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瑶族民族记忆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并阐释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对培育和铸牢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
88.
7世纪后,阿拉伯人逐渐从一盘散沙和蒙昧中走了出来,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团结了起来,阿拉伯意识渐渐在阿拉伯人中形成;后经数百年与入侵者特别是与西方殖民主义统治的斗争,阿拉伯民族最终觉醒,形成今日的阿拉伯世界.  相似文献   
89.
2002年12月5日下午3点(巴黎时间),在位于塞纳河畔的法兰西科学院穹顶大厅内举行了本年度首场盛典。我校社会人类学教授蔡华出席盛会并被授予“法语国家大奖”金牌。此奖为法国最高学术机构——法兰西科学院颁发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90.
阿拉伯国家在摆脱殖民压迫,建立独立国家后,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加强,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在处理巴以问题时,逐渐把本国的国家利益放在了首位。二战后,阿拉伯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经历了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国家民族主义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也是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与以色列和解的过程。没有阿拉伯国家在思想领域的这一变化,就不会有中东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