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江平,这位中国法学界泰斗,用多舛的命运,见证并参与了共和国六十年来的法治进程。他心甘情愿扮演着法治布道者的角色,从参与《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再到《物权法》等多部法律的起草,以及最近对“新拆迁条例”修改讨论的介入,他不停地奔走呼号,在一些被普遍认为敏感的问题上,经过深思熟虑后,认定“只向真理低头”的他总会挺身而出。而实际上,他又总是自谦为不是一名合格的法学家。如今80岁的江平似乎放慢了节奏,然而每每有关中国法治的重大事件发生时,他仍会在第一时间关心并郑重表态。  相似文献   
32.
王景龙 《老年人》2008,(11):51-51
问:我的一位亲属在大地震中失踪,我想问一下,失踪人能否继承他人的财产.他的财产可否被他人继承? 答:失踪是公民离开自.己的住所后没有任何音信而处于下落不明的状态。我国《民法通则》第二十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  相似文献   
33.
“行为违章,撞了白撞”引起广泛关注、争论。文章从理论、立法、社会实践多角度考虑,认为“行人违章,撞了不能白撞”,车方仍应合理分担其应负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4.
35.
近几年来,公共设施致人损害的案例层出不穷,由于在相关单行法中都没有对这方面事故赔偿责任的专门规定,而仅有<民法通则>的概括规定,使得此类案件在审判实践中因具体情况和当事人诉求的差异而不同.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对现有的<国家赔偿法>进行修改,将公物致害赔偿问题纳入到国家赔偿的范畴里去,以便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有具体的法律依据来进行救济.  相似文献   
36.
《伴侣(A版)》2008,(5):33-33
正问:我和男友3年前举办了婚礼,但未登记。后来在双方父母的帮助下买了房子,土地使用权证书上写的是男友的名字。有了女儿后,我与男友母亲和男友的关系日趋紧张。去年底,我带着女儿回了娘家。不久前,男友把房屋卖给了陈某,还办理了过户手续。请问:这房子是否属于我和男友的共同财产?  相似文献   
37.
中国残疾人就业:现状&#183;问题&#183;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栋 《社会福利》2005,(11):41-43
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残疾 人就业问题,将残疾人就业纳入 全国就业工作的总体安排。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通则》、 《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妇女 权益保障法》等,对残疾人享有平 等就业权利和参加社会保险、职 业教育与培训等,均作出了明确 规定。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 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第159号公  相似文献   
38.
《伴侣(A版)》2007,(7):33-33
<正>编辑同志:我夫李某经常酗酒闹事,每次酗酒后都找我的茬儿,砸家里的东西。最近一次酗酒后,因我一句话惹得他不高兴,他把家里的东西砸了个精光。被砸的东西不但包括锅碗瓢盆,也包括冰箱彩电音响空调,我心灰意冷,  相似文献   
39.
我国民法通则对拾得制度的规定过于简略。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完善拾得制度:1.应完善拾得人权利与义务的规定;2.应规定拾得人不返还时,如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0.
徐盈雁 《21世纪》2014,(1):29-32
对新中国行政诉讼法的形成有着重要推动作用的,当属老一辈法学家、新中国第一任国务院法制局局长陶希晋。立法之前先"造点舆论"1986年4月,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民法通则》。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等几家单位联合召开《民法通则》实施座谈会。时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顾问的陶希晋在会上提出了对新中国法制史影响深远的"新六法"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