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6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1017篇
劳动科学   351篇
民族学   81篇
人才学   120篇
人口学   183篇
丛书文集   1489篇
理论方法论   414篇
综合类   2587篇
社会学   458篇
统计学   33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514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803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中国内地和香港有着几千年来共同的中华民族传统继承,但是近100多年来两地不同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等,导致两地在民生福利的基本理论、价值原则和实践运行机制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中国内地奉行的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民生建设模式,民生迅速改善;香港在回归之前采取的是自由资本主义福利模式,1997年香港特区回归以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借鉴和融入内地民生发展模式,形成了独特的福利模式并推进了民生发展。本文通过对内地和香港特区民生福利理论与实践演变的比较研究,概括出两地在民生福利理念和实践中的优势和劣势,探讨香港特区福利体系对内地民生福利建设的启示,推动内地民生福利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2.
选取制造业的十个重点行业,使用2001-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其产能利用率、技术效率和设备利用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的部分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传统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较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新兴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剖析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发现市场需求与产能利用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本密集度、就业水平、开放度、金融支持与产能利用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3.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法律制度是推动改革与发展的齿轮,应当对我国农业发展中现存的农用地数量与质量、农产品价格市场机制和农业科技的适用等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政策调整为主的调控手段进行法律化、制度化,重新整合耕地的占补、污染的防治、农产品市场的构建和科技成果的适用等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4.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为微观理论基础,论证了供给在供需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提出"供给自动创造自身等量需求"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只有新供给才能持续创造增量的需求,并分析了新供给形成的环境、条件和要素,从而构成"培育新供给、新动能"的政策理论基础。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以"新供给经济周期"为宏观基础,从供给角度把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划分为新供给形成、供给扩张、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四个阶段,揭示了"供给创造需求能力的变化"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力量,指出"供给结构老化"是当前中国经济连续下行的根本原因,从而形成"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理论基础。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从二维的生产要素理论扩展到三维的"五大财富源泉"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从供给侧划分的31种增长模式,揭示了经济增长的供给扩张原理,并提出了一些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理性主张,进而探讨了解除行政性供给约束所能获得的短期增长空间,以及放松五大要素供给抑制所能带来的长期经济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65.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提高了牧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总体来看,牧民的生活消费趋势有下降倾向。牧民生活消费方式变迁反映出的民生问题有:增收约束力的不断加强导致消费倾向下降;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收入差距扩大造成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滞后致使牧民综合素质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以及不良生活消费行为滋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通过加大"三牧"投入力度、引导牧民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活消费方式、重视教育和文化娱乐事业、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切实改善牧区民生。  相似文献   
66.
[提要]本文以2015-2017年CSSCI收录的446篇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论文为来源数据,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从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主要结论为:(1)从研究的基本情况来看,研究成果逐年增加,正在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机构,但作者之间、机构之间整体关联性不强;(2)从文献、作者、期刊共被引分析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和管理领域,学科交叉融合不多,研究的基础较为薄弱;(3)从关键词共现和聚类来看,研究重点集中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重点领域、政府主体方面,研究的政策导向性较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与党和国家政策文件的出台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67.
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发达省份,但人均GDP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收入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广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希望所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突破口,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实现途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大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乡风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68.
对湖北省人口进行预测,从人口迁移偏好、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供给四个方面分析人口结构变化对湖北省城镇化的影响,发现儿童数量的减少不利于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的增加则会降低城镇人口数量,而2024岁人口以及2024岁人口以及2028岁女性人口的迁移意愿较强;劳动人口比重下降,"纯消费人口"数量增加,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进了城镇化水平;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促使企业和单位加快进行产业升级,有利于提升城镇化水平;出生人口增加,成为劳动力人口巨大的"后备力量",对城镇化建设发挥积极影响。总体而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促进人口结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间接对城镇化产生积极影响,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完善配套政策,为有二孩生育意愿的妇女减轻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69.
    
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梳理并对比了中美两国在金融危机发生前的背景、危机产生的原因、所采取的应对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中美两国的救市政策内生于各自国家的经济制度,这些政策在短期内稳定了金融市场并带动了经济迅速反弹,但由于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两国救市政策的边际作用有限,且均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效果.总结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建议中国政府应处理好监管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三者之间的关系,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以解决四万亿投资政策的遗留问题,提前布局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理想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70.
从新疆兵团农业劳动力的有限供给特征与流失现状出发,实证分析劳动力外流对兵团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兵团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接近刘易斯第二转折点,劳动力数量流失影响农业总产出。但由于兵团相对集权的管理体制与独特的农地经营制度,农业技术进步具有非技能偏态特征,劳动力的质量流失暂时未对农业总产出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创新城镇化模式、调整劳动力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消除兵团与地方间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