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39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4篇
理论方法论   70篇
综合类   643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2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超速通货膨胀。在战争结束时,同盟国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这种支付引起德国财政赤字,最终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  相似文献   
32.
基于异质交易者行为视角,构建了一个包含理性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在内的远期汇率决定模型,并分析了均衡状态下的远期汇率波动曲线特征.基于此模型,利用曲线拟合方法,实证研究了人民币NDF汇率波动与升贴水预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远期汇率波动与升贴水预期之间呈偏U型曲线关系,与理论模型的结论相吻合.本文从异质交易者行为的角度对远期汇率的波动机理提供了理论解释,同时为央行平滑远期汇率波动提供了新的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33.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就一直平稳且快速的增长着,并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该文章以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落脚点,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人民币汇率均值回复现象,文章提出一个双阀值LSTAR模型,并对该模型的非线性检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于单阀值STAR模型需要对转换函数进行三阶Taylor展开,双阀值LSTAR模型只需对转换函数进行一阶Taylor展开即可,这大大节省了自由度。随后,该双阀值LSTAR模型被应用于人民币汇率均值回复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35.
高洁  钟鹏 《统计与决策》2016,(8):162-165
文章利用前期残差标准化后构成的方差系数,构建动态相关条件的多位广义ARCH模型,研究按照铁矿金属期货与汇率市场、货币市场间条件关联的验证分析,进行残差的预估,并按照标准化后的LME及其残差序列、汇率、利率进行x2分布的动态条件检验.结果显示:铁金属期货的期货市场自身以及外汇、利率市场波动呈现显著的集聚参数特征,而各国货币政策对于这一联动变化影响也形成显著的利差变化关联.  相似文献   
36.
刘青  范德成  周丽 《统计与决策》2016,(10):165-169
文章利用1995年1月至2013年7月的月度数据针对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进行研究.平滑转移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是非对称的,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是滞后的.在不同的转换变量下,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不同,汇率的波动性对传递效应影响最大,其次是产出缺口,最后是通货膨胀.但是通货膨胀的转换速度最快,其次是汇率的波动性,最后是产出缺口.  相似文献   
37.
当前,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和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浮动汇率的机制使得习惯于固定汇率的本土企业在经营中面临较高的汇率风险,特别是外贸出口型企业更需要学会在销售利润逐渐下降的状况下如何面对汇率风险。本文对外贸出口企业汇率风险的生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服装出口企业在规避汇率风险措施方面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8.
孙刚  焦克 《兰州学刊》2012,(12):84-88
中国进口连续多年不足导致顺差过大,国际社会压力迫使人民币连续升值,人民币升值是否引起了进口增加?两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文章对进口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不论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汇率都是影响进口的重要因素;合理调整人民币币值是解决外贸顺差过大的可行途径之一;在危机条件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抵御世界经济衰退的风险。  相似文献   
39.
随着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基于阿明顿需求函数的传统实际有效汇率的缺陷日益明显。本文在BJ(2015)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出、增加值和出口的全球价值链实际有效汇率理论框架,并进一步拓展到双边出口实际有效汇率新概念和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IMF和BIS实际有效汇率低估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低估率达41.71%,且低估程度呈扩大趋势;(2)从价格结构分解来看,增加值名义有效汇率和增加值相对自价格有效汇率共同助推了2005年以来人民币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从区域结构分解来看,美国、日本和欧元区构成部分是人民币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主要因素;(3)双边国家相对实际价格变化是双边出口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主因,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出口实际有效汇率变化总体上呈升值状态,但差异性较大;(4)中国对美国出口实际有效汇率中赋予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权重为负,东亚国家的货币贬值不是降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而是促进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传统有关货币贬值的"以邻为壑"效应失效。  相似文献   
40.
2012年以来,安倍晋三接棒日本历任首相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扩大规模以期对抗通货紧缩。中日经贸关系在我国的对外经贸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要保证我国对日的经贸安全就必须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日贸易的影响及影响程度。论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中日贸易作为被解释变量,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前后的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和世界经济环境作为解释变量,并将中日政治关系作为虚拟变量使模型更符合实际,来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具体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自1994年以来,中日贸易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但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单纯的经济政策不具有决定性影响,中日贸易的主题仍会是在摩擦与合作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