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5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40篇
丛书文集   579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948篇
社会学   12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汉字是先民根据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观察而造的,汉字所表达的概念与自然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以表动物的象形字为部首的合体字进行分析,探寻先民时代自然和社会生活形态,了解他们对动物的认知。  相似文献   
42.
字理是汉字造字的理据或造字的原意。构成汉字的笔画和偏旁不是随意的,而有其内在的道理和根据,传统的“六书”就是揭示字理的学说。揭示字理,是对汉字有深度的信息加工,往往有助于识记其音形义,提高识字效率,因而它是识字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运用字理,与溯源往往不可分割,这是因为由于社会牛活和汉字形体的变化,相当多的汉字字理已经淡化。  相似文献   
43.
训诂与解字是学习汉字的重要一环。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延续数千年而不死的表意文字。造成这个奇迹的原因很多,训诂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狭义考察,所谓训诂就是解释古书文义,所谓解字就是解释字义。广义考察,训诂即解字,解字即训诂。历代都有志士仁人选择这个不太容易收获名利的事业,就是因为这个工作关系到中国的文字能不能健康发展与延续,能不能保证它不走样变形,始终如一地表达同一个意思与同一种思想,形成民族特有的传统。德国思想家莱布尼兹是对汉字理解极其深刻的人,他是这样评价汉字的:汉字完全可以替代哲学著作,未来的哲学将使用汉字来表达,以免去那些冗长的论述。本文选择了部分汉字,从其本意始,发掘其中的国学义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莱布尼兹思想的一次实践。  相似文献   
44.
现行通用汉字中存在大量的异读字,这些异读字大致可以分为六类.汉字异读产生的根本原因,与汉字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有关.历史音变、用汉字记录外来词、汉字简化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异读字的产生.异读字的存在给人们学习和使用汉字带来了很多不便,应该在充分总结以往审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广泛调查、征求各方意见,对异读字进行整理和规范.建议对没有辨义作用或辨义作用很小的异读加大统读力度,取消古书中专有名词的所谓古读音,按其普通话的读音来读.  相似文献   
45.
汉字构字理据与汉语构词理据的交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与汉语的词的本义发生联系,如此,汉字构字理据便与汉语构词理据产生交集;"六书"的内涵特征就是构字理据;"构字-构词"理据交集揭示了"同源字词"这一字词局部融合现象的内在机制,同时对段玉裁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训诂方法作出新的解释,揭示了该方法的深层机制。"同源字"、"同源词"、"同源字词"三个术语可以独立存在,它们各自概括了不同的对象,"同源字"、"同源词"均属单纯集,"同源字词"则是交叉集。  相似文献   
46.
字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字谜中大量运用了汉字修辞手段。汉字修辞各种辞格在字谜中所产生的修辞功能主要是:使幽默,添趣味;使陌生、显新奇、增疑难。  相似文献   
47.
汉字性质是汉字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历来在表意、意音甚至表音的选择上纠缠不休.皮尔士的三元符号模式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走出这一困境.表意和表音事实上是记录语言的方式不同,符号抽象化的程度不同而已.意音文字的提法不科学,因表意表音本身就处于"理据性→理据性·约定性→约定性"的符号链中.表意文字是最大强度的理据性与最大限度的约定性的完美结合,表音文字是最大强度的约定性与最小限度的理据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8.
作为自源文字的汉字保留并发展了起源时所具有的一些属性,如宗教、美学和符号属性,汉字直接与人和大自然构成浑然天成的互文空间,彰显并巩固了华夏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人天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49.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试三至六年级小学生对汉字词式书写文本与传统的字式书写文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正确率,来评价汉字词式书写对小学生阅读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阅读字式书写文本相比,第一次阅读词式书写文本即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各年级小学生的中文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50.
19世纪末以来汉字性质研究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强调汉字与拼音文字的不同,并未真正涉及汉字的性质;第二阶段,主要是围绕汉字的改革展开的,为汉字改革提供理论指导;第三阶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全方位综合探讨汉字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