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5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40篇
丛书文集   581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955篇
社会学   12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汉字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与完善,汉字的分化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调整手段。一方面有同形字的分化,另一方面也有因词义引申和汉字假借等引起的分化。这种分化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发现并研究这种规律,对于我们认识汉字历史、指导汉字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文字是一种符号,是一种特殊的设计符号元素,文字应用在标志设计中,已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文字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图形,文字标志将文字图形化传达出标志的内涵,构成了自身特有的趣味性。文字标志可以明确、清晰、直接地表达概念,具有鲜明的特征,在标志设计中充分显示其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93.
任文伟 《职业》2011,(18):88-88
在平日的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在作业和作文中出现错字连篇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小学、初中阶段语文功底不扎实。一个一个地去纠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笔者认为从汉字造字法角度给学生讲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错别字问题。  相似文献   
94.
汉字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众多的识字法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难题。以汉字自身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为指导 ,提出“新字理”概念 ,将各种识字法融会贯通 ,用这种“字理识字法”统帅各种识字法 ,不仅能很好解决“汉字难”问题 ,而且还巧妙解决了拼音及方块字的结合问题 ,这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 ,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5.
汉字滥觞于原始的刻符与岩画,流溢出空间的艺术光泽;汉字又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依傍着流动的时间秩序。本文以《说文》小篆体系的汉字为对象,描写和分析汉字结构成分在组合中呈现的时空秩序  相似文献   
96.
从笔形汉字出发讨论矢量汉字字库的存储原理,给出艺术汉字制作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2500个常用字为字料,对其中的1290个形声字的声旁的表音度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2500个常用字中有1383个字具有声音信息,占常用字的5532%。据此,本文得出了现代汉字是意音文字的结论  相似文献   
98.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作为语素文字,由于自身特殊性,其与语音、词汇、语法之间构成了复杂的有机整体。如何有效地开展汉字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尽管在我国50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汉字教学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形成了部分教材,但与对外汉语其他课程相比较,其在教材编撰方面还相对滞后。本文试图通过将第二语言教材特征和国内已经出版的比较有影响的汉字教材进行比对,来探寻对外汉语教材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
汉字的起源问题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汉字的造字理据中反映的汉民族的文化一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人文性的理论框架下,探讨汉字与汉民族文化之间辩证关系是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0.
李立绪 《东岳论丛》2000,21(4):137-141
汉字为韩国所长期借用,但随着历史进程的演变,汉字在韩国的命运有所不同。概而言之,汉字先是备受推崇,之后又被弃而不用。伴随着这一过程,韩国在文字政策上也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韩国开始对自己的文字政策进行反思,汉字问题再度受到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