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7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91篇
人才学   28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728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1661篇
社会学   8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活法”说是中国古典诗学中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命题,最先提出“活法”说的是北宋天圣二年(1024)登进士第的后期西昆体诗人胡宿(996 -1067),只是在吕本中那里,“活法”说得到更为全面的阐释,如他认为,“活法”是“有意于文者之法”和“无意于文者之法”的辩证统一.但从胡宿到吕本中,如果追述其学术脉络,可以发现:苏轼提出的“无意为文”和“有为而作”等诗文创作学说,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征稿启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大连理工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科类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季刊)。创刊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刊载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四大检索机构转载率居国内高校前列,并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为把本刊办得更好,兹向校内外作者征赐优秀稿件。  相似文献   
43.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与中国知网联盟合办的中国高校文科学报系列网络专刊,为改变高校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冲破高校文科学报专业化发展的瓶颈、促进高校文科学报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开创了一个成功的可行方式。要进一步吸纳更多的全国高校文科学报进入专业网刊,提高文献传播效率,就需要改进和完善学报专业网刊的运行营销模式,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益,以做大做强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理念来设计和策划中国高校学报系列专业网刊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4.
正2002年8月,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他拉哈镇哈拉海城址出土印章一枚,为元代的"元押"。印章为黄铜质,通高(纽残)1.1厘米,重量8.28克。印面呈长方形,长2.7厘米,宽2厘米,厚0.2厘米,阳铸八思巴文。印背无款识,印纽呈梯形,顶部  相似文献   
45.
作为题跋文革新的最大推动力量,苏轼最先将杂录题材引入题跋创作实践,融会贯通游记、史书、传记、小说、经文等多种文体风格,形成了受各类文体综合影响而出现的文备众体的新题跋文。  相似文献   
46.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自发表以来,国内外的评论家就其思想性、文化性和语言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发掘。在对这部作品的"互文"研究方面,国内外研究主要聚集于该部作品与《奥德赛》《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肖像》以及欧洲其他文学作品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该部小说的前三章和后三章就叙述视角上构成"互文"特点,即小说前三章的叙述视角变化—全知视角占主导地位→全知视角与人物有限视角的交融→人物有限视角占主导地位—预示了小说后三章叙述模式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珀涅罗珀一章叙述风格的形成轨迹及意义。  相似文献   
47.
召试是指宋代皇帝或皇帝指派其秘书机构、亲近臣僚对特殊人才进行的考试,召试合格者可以获得授官、除职、赐科名等优待。因进献诗赋文章而获得皇帝特旨召试的事例,称为"献文召试"。宋代献文召试所献之"文"包括家集、逸书、赋颂、诗词经义等类型。北宋前期,献文召试频繁举行,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的制度;宋神宗元丰改制后,献文召试明显减少。南宋初年,宋廷对北宋末年献文召试进行清算后,至南宋末年这种铨选形式几乎绝迹。宋代献文召试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是"右文国策"的体现,也是特定时期君主特权与官僚特权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宋代科举、宗室、荫补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献文召试最终消融于制度化的皇权之中。  相似文献   
48.
朝鲜朝后期宰相文人蔡济恭的汉诗作品“意象”纳用具有儒、释、道思想融合的意象,构成了作品的“意境”美.从“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三方面来详细解读蔡济恭作品,体味其“意象”的情感表达以及其汉诗创作所独有的“雄伟杰出,大家手笔”之魅力,可以有效表现其汉诗作品思想内容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相似文献   
49.
合文是古汉字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文章以《甲骨文合集》第五册—第八册为例,在对其中的合文进行穷尽整理的基础上,统计了合文的数量及其所占比例,探究合文在甲骨文行文中的作用,以说明合文在甲骨卜辞中的广泛应用和合文现象在当时的文字现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0.
林子赛 《理论界》2012,(8):116-118
文化资本扩张及文化霸权问题是我国当前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资本、文化政策逐渐辐射到我国。本文首先系统地分析了文化资本在我国扩张的前提条件,即文化的消费化,接着阐述了文化资本背景下民族文化的深刻危机,指出遵循市场逻辑(资本逻辑)的文化资本与体现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之间的矛盾是根源所在,民族文化危机主要体现为文化主权与文化霸权、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两大矛盾,最后探讨了危机下民族文化的自觉及自我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