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2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0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9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301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社科纵横》2015,(8):169-174
本文对河湟花儿传统演唱和现代演绎的形式、方法和风格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结合高校声乐教学从传承的角度进行了评价,以说明花儿的演唱对其传承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重点探讨了清代洮河流域水利利用及工程建设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清代前中期与后期在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数量、灌田面积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前中期因政局因素更多表现为大规模与政府主导性,成果较辉煌;后期因政局动乱与民族问题而表现为兴建工程少、泉水灌溉等小规模水利设施兴起、原有水渠部分淤塞等。同时对清代本区的水利利用工具水车与水磨使用情况进行了探讨,认为水利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政府的重视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3.
架空输电线路具有线路路径长、所经区域地质地貌情况复杂的特点,需要在河中立塔的情况也经常发生.以某220kV工程双回路架空输电线路一河中直线塔为例,论述各常见基础型式的特点,从技术经济角度比较了各种基础型式,推荐在河中立塔的基础型式,并对河中立塔的基础防冲刷及防撞击措施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4.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委原第一书记、铁道部部长段君毅同志的君子风度、长者风范,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水电部部长钱正英与段君毅有过工作来往。段任一机部部长时,钱是水电部的副部长。钱正英回忆说:"当时许多部长都尊称他为‘段大哥’。我因为资历浅,不好意思和别的部长一样叫他,但我确实从心底里把他看做我们的大哥。这不是因为他的个子比我们高大,而是因为他那顾大局、重科学、  相似文献   
105.
长期以来,皮影艺术作为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剧巧妙结合的独特艺术,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大通皮影艺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6.
在中国历史上,回族与蒙古族的社会交往源远流长,频繁密切。河湟地区回族与蒙古族的社会交往不仅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而且在经济贸易中形成了一种互补共生型的经济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07.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灌区农业生产资源丰富,但也正遭受着土壤盐渍化的严重威胁。对其改良治理巳刻不容缓。根据灌区的盐渍化现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着重抓四方面的工作: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排灌系统;大力种植耐盐碱植物;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采取化学手段,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08.
一部《边城》,主要地点并不放在茶峒城,而是放在茶峒河支流“碧溪”上溯三里,或翻山而过仅一里的碧溪岨。碧溪岨是主人公主要活动场所,而茶峒城只是他们重要活动场所。就这两个空间来说,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两个层面世界,加上主人公生活的大小自然地理环境,《边城》实际向我们展示了三个层面的世界,即:美丽而愁人的自然、天人合一的碧溪岨、被“文明”浸染的茶峒城。这三个层面的世界不是分割存在,而是“合三为一”的艺术独创。  相似文献   
109.
明代中后期开凿泇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开徐州黄河险段以及黄患对运道的威胁。泇河的开凿带来了运道的东移,给徐州城市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泇河开凿后的徐州地方经济经历了明显的衰落。泇河的开凿在导致徐州地方经济衰落的同时,也给台儿庄和窑湾等新运道沿线城镇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10.
杨文 《西藏研究》2013,(1):27-32
北宋前期处理河湟民族区域蕃族民户犯罪的基本原则是"和断罚纳",即因俗不强制采取统一刑律判决或服刑,而是以钱物代赎。北宋后期随着对河湟区域的开拓经营,河湟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蕃汉之间的交往日渐深入,以往"和断"法律政策逐渐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为巩固对河湟民族区域的统治,北宋对其经济法律的政策随之发生了变化,北宋统治者出于维护河湟区域统治目的的需要,其法规从蕃法向"汉法"转变,体现出河湟开边之后的经济发展的趋势。其"汉法"经济法规直接作用到保护蕃族人户的基本经济利益,土地买卖的开放就是河湟"汉法"经济法规走向进步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