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5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31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420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并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四中全会的决定所构想的中国梦——法治梦,为我们学界拓宽了研讨法治理论的空间。  相似文献   
92.
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努力。在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上,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民主治国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延续,在实践上分别作出了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演进,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学说。  相似文献   
93.
奕訢是近代中国具有卓识远见的政治家,他主张建立一个“和众丰财”、“国足民有”、信守条约,和西方列强和平相处的社会。认为“礼可治国”,“道可治欲”,从人君到普通官吏,只要加强修养,就可以防止官场腐败。为了学赶西方,他力倡“师夷长技”,领导和主持了近30年的洋务新政,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受列强侵略、慈禧太后的排斥打击,以及“夷夏观”和近代民族主义等诸多因素的干扰,他的政治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9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提了出来。对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一届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定将把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特别  相似文献   
95.
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亮点之一。它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治国方略和认识上的深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贡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深入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6.
黄遵宪在1895年正式出版的《日本国志》及其它著作中,第一个向国人全面系统介绍日本因明治维新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而致迅速富强。他率先提出“以法治国”方略,倡导民权宪政,引进近代司法原则,废除治外法权,倡男女同权论。他在百多年前就为世人打开了窥视域外世界近代法治文明的明窗,将近代法治首先引进中国。黄遵宪是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思想先驱。  相似文献   
97.
本文认为,在我国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关键在于从严治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深刻思想内蕴之一,即"从严治党";从严治党必须把握四个要点,即从政治思想方面对党员干部进行信仰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严格依法与党规管理党员干部,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从道德层面上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意识水平;要依法治的原则,严格依法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98.
文章论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略忧患论的基本含义和以居安思危治党、治国、治军论为主要内容的 17个基本观点及 3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9.
刘群  刘双 《理论界》2004,(3):38-39
中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儒家的德治思想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甚至影响至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传统的德治思想加以科学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性地提出“两个坚持不懈”,形成了新时期新型社会主义德治观,是对我国治国方略的当代选择。  相似文献   
100.
张震 《天府新论》2001,(6):50-53,58
"以德治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讲话和中共中央有关文件之中虽未曾明确提出过,但在中共党的领导人从严治党的论述中已包含着这一思想.可以从其存在的必然性、内在结构、与法的关系等诸方面,认识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