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58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20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338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1.
吴园园  王怡 《公关世界》2023,(14):130-132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有序推进,法治校园的建设也逐渐深入,本文立足于大学生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教育者素养、管理制度、程序监督等方面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笔者认为今后应当从确立学生权利本位意识、健全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司法适度介入等方面做出改变,推进高校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712.
713.
新冠疫情背景下网络谣言的法治化治理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机制的基础.新冠疫情谣言传播呈现出渠道立体化、内容碎片化、扩散速度实时化、动机多样化等传播特点.谣言治理中存在惩处力度不足、政府单向主导化治谣、言论自由和网络谣言界限不清、“塔西佗陷阱”和“老谣新传”等治理难题.基于法律与政策关系、多维共治理念、比例原则、法律普及和技术治理等法治理念的考量,建议提高网络谣言治理的立法层次和系统化程度、培育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规范谣言司法治理的谦抑性、增强技术手段下辟谣平台和谣言预警机制建设、建立信息透明公开的社会沟通机制,维护舆论的正向聚合效应.  相似文献   
714.
政府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构建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实践中,政府在治理以互联网平台型企业为代表的新业态时,却时常出现现有的法律政策无法应对新兴经济形态、面对市场主体的差异化无法灵活监管、面对公私利益矛盾多发无法进行妥善全面的维护与考量等现实障碍,严重阻碍了优良营商环境的形成。为此,政府应转变理念,将自身功能定位于行政法治的践行者、协同治理的主导者及公私利益的协调者。在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中,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继续优化"放管服"改革,主导市场协同治理新范式;以法治手段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协调多元主体公私利益。  相似文献   
715.
红色资源的旅游开发既是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又是经济工程,应当有效协调其公私冲突,充分提升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当前我国红色资源旅游开发中仍然存在着产权归属不确定、法律界限不明晰、促进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推进红色资源旅游开发的法治化,就必须健全红色资源旅游开发的产权制度,明晰红色资源和旅游“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法律界限,完善促进红色旅游健康发展的财税金融知识产权措施,为红色资源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健全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716.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信访纳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并将其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凸显了信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基层信访法治化建设是信访沿革的必然趋势,“信访不信法”“以访压法”“弃法转访”是基层信访突出存在的三个法治化困境。情境互动论是探究其深层次困境逻辑的理论支撑,也是对信访场域互动和博弈形式的反映,身份情境、形象情境、叙事情境是三个主要解构维度。基层信访法治化建设应聚焦在以协同治理强化身份认同、以群众路线推动形象叠加、以“五治融合”丰富叙事空间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17.
食品安全治理法律责任制度是整个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石.脱胎于全能主义的食品安全行政监管模式及其传统食品安全治理法律责任制度,在合作治理中内涵、功能等方面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和缺陷.应该以治理责任主体多元性、责任类型的预防性和责任方式的整体性为总体方向,实现食品安全治理法律责任制度优化转型.从法律规范层面建构契合食品安全合作治理模式的法律责任制度,维护和保障多元社会主体的合法权益,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法治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718.
719.
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结合部分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总结了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特征。进一步地,通过整理发现我国营商环境还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部门协同性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评估体系不完备、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未来,建议政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通过采取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协同、加大宣传力度、健全评估体系和加强政策监督等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以提升我国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