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31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管理学   2261篇
劳动科学   138篇
民族学   308篇
人才学   378篇
人口学   55篇
丛书文集   5403篇
理论方法论   1270篇
综合类   8444篇
社会学   1348篇
统计学   237篇
  2024年   311篇
  2023年   1097篇
  2022年   601篇
  2021年   1048篇
  2020年   789篇
  2019年   868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552篇
  2016年   660篇
  2015年   992篇
  2014年   1573篇
  2013年   1276篇
  2012年   1203篇
  2011年   1202篇
  2010年   1094篇
  2009年   991篇
  2008年   1142篇
  2007年   866篇
  2006年   681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内容和形式大众化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创新传播平台和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培养和造就大批理论家、宣传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人才保障;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62.
黄晔 《理论界》2007,(3):150-151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指导司法实践的重要方针,是在司法领域贯彻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重要举措。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重点要强化法治理念,用好轻缓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63.
几千年前的古人已经在探索诚信与治国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信用危机已经威胁到了国家经济大动脉的税收领域,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税行为时有发生,在法治国家中,法律的强制性有其可取性,但道德的倡导显得尤其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一种道德约束下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体,诚信纳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诚信纳税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最低要求。  相似文献   
64.
激情的民主和理性的法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张。二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地方,但并不如人们所普遍认为的那样天然统一,本文首先从理论及实践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以足球“黑哨”问题为例证,从法律的视角对二者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思考,认为树立法律权威,确立法律信用是民主的法治要求,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是法治的民主要求,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65.
法治的精义在于保护人权,刑法的目的和终极归宿也在于保护人权,人权刑法是法治背景下的刑法之应然形象.人权刑法的实现,有赖于对刑法的存在根据和目的的重新认识,有赖于对罪刑法定主义忠诚维护以及刑法解释上的遵循刑法客观主义的理路.  相似文献   
66.
建平 《小康生活》2005,(7):10-10
200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监测标准,使上海郊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7.8%,比上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目前,上海、北京、天津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均已超过60%,上海比北京、天津分别高出6.1个和20个百分点。但全国尚有近2/3的省(区、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小于30%,少数省(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负值。  相似文献   
67.
法治是法律之治,法律之治是以司法活动为中心而展开的,没有完善的司法就没有良好的法治。司法活动的主体实际上是法律共同体,司法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看是否能够建构中国的法律共同体并使之成为司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国情决定法律共同体建构的中坚力量是法学家,司法改革应使法学家阶层成为法治的中心。司法改革为法律共同体的建立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8.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多处入手,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文章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角度来分析论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9.
加强宪法监督是为了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途径.就建设法治国家道路上宪法所处的地位以及以法治国与宪法监督制度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0.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是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后的重大战略决策。反哺的主体应当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反哺的实现机制相应地包括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机制;反哺的政策取向是“造血”型反哺、重点型反哺、适度型反哺;反哺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统筹协调原则、互利双赢原则、效率公平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工业反哺农业应选择多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