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5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26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378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现代科学中的经验观念明显地趋向于认同比较宽泛的、甚至一切可能的经验基础,而现代科学的实证精神也更多地依赖于特定的理性架构。现代科学革命的发生,既源自对近代科学世界观的否弃,也源自对近代经验观念和实证理念的修正。现代物理学中的数学主义不再是描写性的,而是建构性的。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待现代科学精神,它的自主的创造性的理性精神特征都是非常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2.
泛在知识环境下,移动图书馆服务正成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文章阐述了移动图书馆的概念和现状,指出了服务优势,分析了泛在知识环境下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构建业务处理系统、以先进的技术确保知识的自由存取、提高馆员的素质等措施来实现泛在知识环境下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03.
随着人类学学科的发展,文化概念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主线是文化从自足的、平衡的实体概念变成了动态的、无边界的过程概念。于是,文化在被引入组织研究之后,伴随着现代社会组织本身的变迁和对组织认识的递增,激发了不同的研究旨趣和侧重,基本上可归结为两种视角,即文化作为变量和文化作为根隐喻。文化作为独立变量或属性的视角进入组织研究,催生了组织文化研究;将文化作为根隐喻的观点,则提供了认识组织构拟与转换的新角度。近十余年来,中国人类学家一方面扩大了对多类型组织的田野剖析,探讨多样性文化根隐喻之含义,另一方面也探讨了学院派文化诠释的可能的应用性意义与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04.
赵吉士的《寄园寄所寄》中有许多有关徽州文化的内容,其中《倚杖寄》和《泛叶寄》两寄最能突出徽州文化的发展。《倚杖寄》中作者详细描述了徽州的山水文化、农业文化,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徽州山川秀美,吸引大量文人墨客前来观赏作诗;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只能种植茶、果鲜等经济作物,这就促使徽商的兴起和发展:同时徽州地区兴建大量的佛...  相似文献   
105.
泛在大学英语学习模式是后二语习得时代的语言学习新转向。本文旨在进一步明晰泛在大学英语的学习模式,并建构多层次互动式的泛在大学英语学习模式。建构泛在大学英语多层次互动学习模式主要包括:一是解析微格课堂语境;二是从经验性和定性大学英语学习模式研究转移到定量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构建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要从模式验证和模式本质两个方面来展开讨论泛在大学英语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06.
霍桑对普遍的原罪与救赎的独到诠释是源于超越新教伦理的泛基督精神。因而以污点主人公、写情、社会救赎为特点的《红字》所表现的艺术真实具有轰动效应,是推动新教自身改革及美国文艺复兴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07.
当前,大学把市场关系引入办学领域,在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人才评价、科研项目设置等方面一味迎合市场需要,出现了大学办学泛市场化倾向,这实质上就是办学上的功利主义。而今部分大学生人文素养严重缺失,社会公民人文素养普遍下滑,与此不无关系。只有将大学办学理念回归到以"人文化成"为立命之根基,大学才能在泛市场化的洪流中,秉持大学精神,着实担当引领社会文明,促进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8.
泛北部湾区域各国在日益密切的交往中,所形成的文化认同根源和认同心理,是在伦理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的同根同源的文化理念,也是区域性认同和区域性联盟形成的基石.泛北部湾区域伦理文化的多样性所呈现出的是文化的繁荣局面,在相互交流、交融、碰撞、对话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平等原则、尊重原则、包容原则和共荣共生原则.  相似文献   
109.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信息社会正逐渐从e社会过渡到u社会。u社会是一个"人-机-物"组成的动态开放的网络社会,即人类社会、信息世界、物理世界组成的三元世界。泛在信息社会利用泛在技术来描述我们生活的世界,物理世界得以信息化展现。泛在信息社会不仅突出物与物间的互联,更强调对物的实时、动态的信息控制与信息服务,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使人类对客观世界具有更透彻的感知能力、更全面的认识能力、更为智慧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0.
社交网络迅速普及,新兴社交方式在人类的交际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普通网民发布言论提供了重要平台,社交网络语境下的言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征。通过观照目前我国流行的社交网络现状,从社交网络的语言、主体和内容三个方面,分析社交网络的言论特征,探讨其形成原因及影响,旨在促进社交网络言论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