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卡尔.波普尔的理解理论是其科学哲学的重要内容,他在“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之外提出了一个“第三世界”,即概念的世界或称知识的世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其理解理论,即解释学。波普尔将客观知识的世界或第三世界作为理解活动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认为理解的本质就是解题,并提出理解度与理解的逻辑等影响理解过程完成的重要概念。波普尔的理解理论对于实现解释学与科学哲学的对话、沟通等具有重要价值,但也有其局限。  相似文献   
72.
波普尔真理思想主要包括: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强调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不仅真理不可知,而且谈论真理也没有给予我们任何寻求真理的方法。3.其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则是“逼真性”真理观。因此,在他看来,科学的任务是探索真理,但真理并不是科学的唯一目标。  相似文献   
73.
接受美学是一种文艺批评理论,该理论认为,文艺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存在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意义空间,有待读者通过创造性阅读来完成.另一方面又强调读者要通过创造性阅读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和审美发现,并且对创造性阅读的心理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根据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接受美学不仅适应于文艺作品,而且也可用于科学文献的解读,对于科学发现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4.
波普尔从解决分界问题和归纳问题出发,在批判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知识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理论的主要思想.他的知识理论的核心是为了说明,追求全称陈述的知识只是人类的理想,但人类只能逼近真理而不能完全达到真理.知识是客观的、实在的和自主的但本质上是猜测的、具有不确定性,知识的增长是通过猜想和反驳来实现的,衡量知识或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  相似文献   
75.
卡尔·波普尔将封闭社会与部落主义等同的主张重新审视和修改。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的德国起源以及与这种文化概念相关的民间文化和文化相对主义观念被予以探索。民间文化观念的变迁及其从右向左的转向与当代的新原始主义相关。开放社会和精英文化受到了捍卫。  相似文献   
76.
休谟问题是:凭借因果关系的关于实际事情的推论的本性如何?或者说,能否超出当下的感官经验进行推论?休谟问题即归纳问题,它的实质在于提出了关于归纳推理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的问题。波普尔将休谟问题分为逻辑问题和心理学问题,并把休谟的逻辑问题重新表述为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通过对休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波普尔否定了归纳推理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批判了经验主义的归纳观,提出了批判理性主义的科学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77.
周小结  陈智勇 《理论界》2009,(10):102-104
情境逻辑方法是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它以经济学为基础,批判心理学主义和阴谋理论,通过构造情境模型来解释社会现象.其中合理性原则在情境逻辑方法中充当着形而上学的纲领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波普尔认为:知识有各种各样的来源,却无一具有权威性;科学不等于真理,知识在本质上都是猜测性的,人类知识是长期进化的产物,知识的进化,世界的进化仍然符合达尔文主义的模式;只有一种高度可检验的或无概率的理论,才值得进行检验;如果它经受住了严格的检验,那么它在实际上就是一种令人满意的进步;所以没有真理的一般标准,但仍然可以把真理的观念作为一种调节原则来指导知识的进步.波普尔否证主义知识观启示我们:现代大学教育应该是一种反对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创新教育;现代大学教育还应该是一种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从错误中学习的大学宽容教育;也是一种平等的、自由的、无任何偏见的对话教育.  相似文献   
79.
全球化社会的高风险性加重了人对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自康德以来 ,对社会进步提出过几种论证 ,其中“逻辑可能性论证”太弱 ,“历史必然性论证”太强 ,“语用必要性论证”介于两者之间 ,但并不能代替康德所强调的“道德责任论证”。在全球化时代 ,人对于历史的道德责任在于拒绝悲观主义、维持对“永久和平”的乐观希望 ,并尽力使这种希望不至沦为单纯的空想  相似文献   
80.
"判决性实验"是现代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波普尔坚持"判决性实验"的一次性证伪,而拉卡托斯对此进行了批判,并认为即时性的"判决性实验"是不存在的,在科学史中也不能把反常等同于"判决性实验".因此,对"判决性实验"是否存在应进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