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69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管理学   4760篇
劳动科学   598篇
民族学   308篇
人才学   892篇
人口学   188篇
丛书文集   4997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399篇
综合类   10538篇
社会学   2001篇
统计学   1248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621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523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548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544篇
  2015年   905篇
  2014年   2047篇
  2013年   1593篇
  2012年   1878篇
  2011年   2127篇
  2010年   1719篇
  2009年   1947篇
  2008年   2197篇
  2007年   1441篇
  2006年   1188篇
  2005年   1120篇
  2004年   1054篇
  2003年   1092篇
  2002年   756篇
  2001年   703篇
  2000年   502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
为了发挥质量评估在口译教学中的"扣环"作用,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参数体系,以实现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阐释性。交际目的不同程度地体现在译语语篇中,成为口译成果的一部分,而体现程度的大小又直接影响口译质量的高低,所以可以作为评估参数使用。交际目的是一个质化参数,和其他量化参数结合使用可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阐释性,并为参数权重设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李群英 《职业时空》2008,4(10):131-131
一、戴明环式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戴明环的阐释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有效的管理活动是一个闭合的环,是一个持续改进与提高的过程。戴明环是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提出的一种科学、系统的思维方法和管理程序,由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评价,A(Action)修正或总结四个阶段组成,又称“PDCA”动态循环。“PDCA”不断循环而形成了一种管理系统,这一系统是由一组共同作用而又彼此独立的一系列管理环节组成,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环节对任何一项活动全过程控制、明细分工、明确责任和持续改进,最终达到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94.
阐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95.
在产业转移的浪潮中,世界经济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市场经济规则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受惠于科技革命特别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跨国公司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战略资源满足其趋利性动机,形成了全球生产网络。  相似文献   
96.
国际建筑采购最适方式选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GATS关于建筑服务的定义出发 ,对项目采购的概念进行铨释 ,论述国际建筑采购方式的内涵及其在WTO和中国环境下的法律依据 ;对影响建筑项目采购方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建筑项目采购方式的最适选择的数学表达形式 ;并对该问题的应用进行简单的讨论 ,指出最适采购方式的选择不是唯一的 ,与不同业主的需求及其一致的项目特征有关 ,改进主观评价的客观性是挑选正确采购方式决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
王培刚 《社会学》2007,(3):24-29
由于传统住房福利目标对象的模糊和宽泛,政策运行的复制和错位,设计标准的趋高和断裂,其结果异化了住房福利的本质内涵。针对传统体制的弊端,本文探索出一个新型的阶梯式住房福利政策体系。其政策实施的基本框架由福利对象、阶梯政策、责任主体、运行机制四个主要环节所构成。  相似文献   
98.
按照主观违法论而加以建构的传统犯罪构成理论有别于按客观违法论建构的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两者有着不同的研究进路和研究方法。主观违法论强调有责之违法,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客观的危害行为、刑事责任能力都是违法的构成要素,这种因人而异的违法观不能很好地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根据。从主观违法论立场出发,我们不可能从构成要件其中一个方面单独地判断违法性是否存在,传统犯罪构成理论将犯罪构成要件定位于反映行为社会危害性的事实特征,因此,犯罪构成只反映定罪结论,不反映定罪过程。  相似文献   
99.
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本文从图书馆特色文献藏书体系的形成出发,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0.
关于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上海统计》2003,(1):42-43
所谓个人信用体系,是指有关中介机构把分散在各金融机构和社会各方面的个人信用、信誉及道德等综合信息聚集起来,进行加工和存储,形成较为真实的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通过电子网络传输,为社会各有关部门系统了解个人信誉、资产、纳税、道德行为等情况提供服务。在西方国家,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