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以生命周期假说为基础,运用动态面板数据GMM估计方法,对我国西部民族自治地区人15/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发现老年抚养系数和少儿抚养系数均与居民消费率显著正相关。结果还发现这些地区居民消费习惯较为稳定。控制了影响居民消费的其他因素后,本文的结果基本稳健。  相似文献   
52.
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一方面,进入2008年经济增长变缓迹象开始显现;另一方面,对经济增长拉动弹性作用很大的居民消费拉动作用在逐年下降,远远低于我国投资和进出口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当前居民消费低下,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经济增长必然放缓.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分析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以及消费失衡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居民消费低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53.
经济学视角下重庆城乡居民消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大农村背景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典型代表,重庆农村由于地形特征而较分散居住的状况,形成了重庆农村消费的特殊性,文章选用经济学的系列指标,如恩格尔系数、消费倾向代表的消费率,说明重庆城乡消费的特征,同时,就"京津沪渝"的对比分析,论证重庆城乡消费的特殊性,并为提升重庆城乡消费水平和改善消费结构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4.
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低于世界各类经济体的一般水平。中国官方的数据低估了消费率,尤其是现行统计核算体系下所采用的虚拟折旧法低估了我国自有住房服务的虚拟租金。采用使用者成本法重估我国自有住房服务的虚拟租金并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进行修正,发现我国居住类支出占GDP比重比官方数据要高6—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也相应高出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5.
我国区域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1994~2007年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消费率和投资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各地区的投资,消费时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西部地刎区拥有最高的消费率,东部地区消费率最低;各地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均强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个地区中,中部地区消费需求对该地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6.
从TNT模型看提高我国GDP消费率的新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DP消费率偏低是困扰我国经济多年的难题,提高GDP的消费率,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从TNT模型出发,认为我国长期追求并不断扩大外贸顺差,由此导致不可贸易物品产量偏低是造成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因而,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GDP中不可贸易物品所占的比重,同时适当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减少贸易顺差,能够有效提高我国GDP的消费率.  相似文献   
57.
"十二五"规划已把改善民生作为今后主要的工作目标,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今后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社会保障体系涉及诸多方面,关乎13亿国民福利。本专题研究以社会保障的收入体制运行状况和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组织学者进行研讨,分别就经合组织国家职业年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收入体制效率以及我国失业金体制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经济运行方式有一个清楚了解,并为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我国“消费率偏低”观点的分析及研究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我国的消费率问题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1997-2002)、中期阶段(2003-2007)和深入阶段(2008年-至今)。10多年来消费率偏低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据此提出的对策建议也基本被政府认可和接受。但是,多年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并具有明显的通胀压力负效应。本文通过对消费率偏低观点及其论证方法的分析,得出我国消费率问题不是简单的高低问题;论证消费率偏低观点的方法存在适用性缺陷;消费率处于低位是长期波动(持续)下降的结果,消费率长期波动(持续)下降才是消费率问题的关键的观点。然后,依据分析结论,提出对消费率偏低的观点应谨慎对待、研究我国消费率波动(持续)下降的成因可能会对政府决策更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59.
经济学理论和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经验都充分证明,确保消费增长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新疆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资源开发和发展农业、工业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消费拉动的作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加速新疆富民进程。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