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17篇
丛书文集   327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816篇
社会学   79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01.
柳宗元与永州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国 《船山学刊》2003,(3):109-111
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为永州司马,足足十年。他一生共创作作品600余篇(首),有490余篇(首)是在永州完成的,包括其名作《非国语》、《天说》、《封建论》、《永州八记》。可以说,永州十年奠定了柳宗元在我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永州造就了柳宗元,柳宗元推动了永州文化的繁荣。在永州文化史上,柳宗元是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他对千余年永州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承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柳宗元是永州地域文化兴起的代表人物永州地处湘、桂、粤交界,潇湘两水在此汇流,早在旧石器时代,在永州广袤的土地上就有人类活动的踪…  相似文献   
102.
<诗经·秦风·蒹葭>篇历来因其抒情主体的不确定性和内容及表现手法的游移性、朦胧性,而对其主题有不同的理解.古代经学家们多持"怀人"之说."五四"以来学者又提出"恋情"说.本文从心理学层面重新解析<蒹葭>的主题,认为<蒹葭>是一首记梦诗,以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没有记梦诗的流行说法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103.
汤显祖的《邯郸记》加强了世俗内容和文人自身命运的体验,以及地域色彩的渲染,因而成为一部跨越时空依然余香缭绕的珍品。  相似文献   
104.
园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中的重要一支。中唐柳宗元以散句单行的自由文体创作了大量的亭记堂记,为园记这种散文体裁的定型和流行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在园记中揭橥、总结了文人园的美学真谛和造园的审美法则,成为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05.
中国与西方古代史学的异同及其理论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治忠 《学术研究》2007,(11):81-87
中国与西方的古代史学是世界两大最具活力、又独立发展的支脉。其共同的理念有:一是记史求真的史学价值观,二是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中西古代史学最根本的区别是,中国具有西方所没有的制度化、组织化的官方史学。从这种比较研究中可概括出,古代史学内在的主要矛盾是历史记述的真实性与历史撰述的社会功用之间的矛盾,史学在这对矛盾的运动中发展并走向专业化,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历史学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106.
《琵琶记》盛行全明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华祥 《中州学刊》2005,(6):213-215
高明<琵琶记>向被誉为"南戏之祖",在整个明代一直走红.学戏以<琵琶记>为先,作剧以<琵琶记>为样板,各声腔剧种纷纷移植<琵琶记>.<琵琶记>盛行全明的原因至少有四点:第一,著名的正宗文人参与创作,从而大大提升了南戏的地位,掀开了文人创作南戏新的一页;第二,<琵琶记>立意好,八面玲珑,人见人爱,适合社会各阶层观众群体审美趣味;第三,<琵琶记>语言美,雅而不古,俗而不土,表现力强,富有韵味,雅俗共赏;第四,<琵琶记>带动了众多地方声腔剧种走向成熟、繁荣.  相似文献   
107.
余太山 《西域研究》2005,92(4):16-24
本文对裴矩《西域图记》的成书时间、撰写目的及所述敦煌至西海间所经诸地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08.
卢静 《青海社会科学》2006,(5):96-98,142
《考工记》是古代关于百工技艺的文献,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然而,对这方面尤其是对建筑美学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对《考工记》进行研究,认为它体现了“正”美和“奇”美的辩证统一,并以“执正以驭奇”的审美终效,获得巨大的艺术魅力。它所奠定的重要美学法则,对我国建筑的设计与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9.
朱鲁子 《中州学刊》2003,(2):143-146
“命名即创造” ,是历史的、经验的事实 ,且还是一个意义无限丰富的创造性的命题。科学地解析这一命题 ,其意义和价值不容置疑 ,且有可能为“理论创新”开辟巨大的可能性空间。  相似文献   
110.
《参天台五台山记》是日本天台宗僧人成寻在宋朝期间的日记。该日记共有八卷 ,现存最早版本为日本东福寺所藏抄本。它有三个版本系统。日记通过成寻的起居活动、所见所闻 ,详细地介绍了宋代中国的佛教两大名山天台山和五台山的风貌 ,记载了巡礼时沿途的寺庙建设、佛教艺术以及寺院制度、佛经翻译等情况 ,描绘了当时的人文地理、风光名胜、乡村交通、城市经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 ,是研究宋日关系史和中国佛教史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