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庞燕  赵义泉 《现代交际》2011,(1):105-106
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新时期,随着各种价值观念及其文化意识形态的融入,给我国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极大挑战。本文通过对价值观影响因素及培养方式的研究,引导大学生在多元文化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2.
王红艳 《中华魂》2013,(23):29-33
近年来,关于“公民社会”问题的争论十分激烈。分析争论要点,笔者发现,其中存在四个认识误区,应该予以澄清。也只有澄清了这四个问题,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之中,我们才能听得明白、绕不进去,看得消楚、走得出来。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以深沪证券交易所2007-2008年间327个澄清公告为样本,分析了资本市场澄清公告的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发现澄清公告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这表明澄清公告是有用和及时的,尤其是澄清公告清晰地进行肯定答复时,增量信息更加明显。实证分析还显示,影响澄清公告信息含量的因素主要有外部流传消息的性质以及澄清公告答复的方式。  相似文献   
44.
林剑 《学术月刊》2013,(1):13-18
同任何思想体系一样,马克思主义也是有着自己明确而鲜明的立场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的理论,其理论立场是为无产阶级代言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为无产阶级代言,其深刻的原因在于,他们不仅是工业生产力的代表,而且他们的未来依赖于私有财产的扬弃与消灭。因此,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代言,实质上也是在为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代言,在为社会历史进步代言。这是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根本基点与理论坐标。离开了这个根本基点与理论坐标,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就有可能被误读与误释,就有可能像人们通常所见到的那样,作为革命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被误读与误释为具有浓厚色彩的民粹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或道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常常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误读与误释为是为被压迫或被剥削阶级代言、为穷人代言,这既缺乏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证据支撑,也有悖于马克思历史观的思想逻辑。  相似文献   
45.
价值澄清理论作为一种价值培养学说,以及指导、促进价值观形成的方法,主张通过个体自由选择、分析、澄清和评价的方法在诸多价值选择中来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价值澄清理论以其突出的人本主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和较强的实践性而在西方得到了广泛运用,同时又存在价值相对主义、对个体与社会文化的互动重视不够等局限性。基于价值澄清理论的当代反思,立足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现状,可从价值澄清理论中获得启示:教育者须秉承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者应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教育应注重“澄清过程”,思想教育应回归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46.
黎昔非先生作为<独立评论>的经理人,为这份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刊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项繁重的工作对他的人生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耿云志先生著<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一文没有回答文题应有之义,而是刻意从维护胡适的角度出发贬低黎昔非的作用,在许多关键问题的叙述中严重歪曲基本事实,有必要予以澄清,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7.
论价值澄清理论及对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娄先革 《学术论坛》2006,2(8):197-200
价值澄清理论最早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而出现,它旨在对传统道德理论进行批评剖析,并设计了价值澄清方法及其运用策略。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易操作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偏重过程而忽视德育内容,有形式主义倾向,忽视了教师在价值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导致道德相对主义。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多元价值观并存将逐渐成为所有领域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研讨价值澄清理论,或许为新时期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实践提供一些方法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8.
郑艳 《学术探索》2004,(1):101-105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举世闻名的圆明园首先遭到英法侵略者的共同抢掠,继而被英国侵略者付之一炬。英法联军无疑是最先抢掠圆明园的罪魁祸首。至于英国方面辩解的焚园理由:报复被俘人员在此园中遭受虐待,只不过是欺骗世人的一个借口。他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迫使清政府就范,速定和约。将在清帝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圆明园焚毁,是侵略者达到罪恶目的的一种罪恶手段。  相似文献   
49.
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喜林 《学术论坛》2006,39(12):203
价值澄清理论是当代西方道德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流派。该理论认为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现在的儿童难以把握价值问题。因而,价值澄清方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澄清他们的价值陈述和行为。联系我国新形势,价值澄清理论在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贴近学生生活等方面能给我们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50.
著名奢侈品品牌来自于血汗工厂?企业利润肥厚却虐待员工?工作时间超长管理非人性化?使用国内国外双重标准对待员工?……这一系列的质疑和斥责将著名奢侈品品牌古驰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