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16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兴趣是学习任何功课的基本动力之一,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相似文献   
102.
环境治理依赖社会整体环境道德水平,而个人环境道德规范的激活水平决定着社会整体环境道德水平。个人环境道德规范的激活主要受环境信念、环境价值观和环境行为成本的影响。由于大部分国民的生态价值取向没有确立、环境信念缺失和环境行为成本高,个人环境道德规范的激活存在障碍。个人环境道德规范激活的促进措施包括确立具体的环境信念、强化生态价值取向和降低环境行为成本。  相似文献   
103.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物理教师要想法设法激活物理课堂,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使物理课堂充满活力,让课堂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紧紧吸引住学生,张扬物理课堂的魅力.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提供一个“激情互动、对话交流、合作开放”的物理课堂,努力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勇于探索真理以及自信、好学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4.
近日读王永老师《不要把孩子变成廉价的计算器——坚持计算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一文,深有感触。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往往先教学计算方法,然后按方法进行强化训练,期望通过反复的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经过强化训练,学生也许能够“熟能生巧”,  相似文献   
105.
《老人天地》2013,(12):F0002-F0002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指出。糖尿病治疗就是要实现治疗模式的三大转变,即治标向治本转变.由单一降糖向全面稳态调节转变。由依靠外因被动降糖向调动内因、激活潜能主动降糖转变.其根本点就是全面重建人体内稳态。  相似文献   
106.
新课程倡导构建具有“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本文阐述了要激活语文课堂,读”“议”结合的教学方法更能达其目标,学生以“读”为基础,在“议”中交流,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得以真正体现,语文教学会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7.
《金陵瞭望》2009,(6):32-32
2月18日下午,市委组织部举办了“组工干部半月谈”系列讲座的首场讲课——“信息化建设与办公自动化”,由干部管理信息中心主任主讲。部领导和机关干部50多人参加了专题学习。  相似文献   
108.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是在遵循"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思想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要求我们对传统死气沉沉、"满堂灌"的课堂教学进行批判,使学生真正摆脱原有课堂教学中的静听模式,在自我发现,自我探究的过程中,作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9.
全球的宗教观念和仪式如此复杂多样,以至从一个单一的概念框架难以理解宗教。本文的任务不是试图在这里定义宗教,而是要揭示进入宗教的与自然世界的传统联系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这些古代的联系为世界宗教可以在回应我们当代的环境危机中发挥作用的种种方式提供了洞见。也就是说,世界宗教可以有助于激活某种生态意识。这样一种生态意识,是人类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可以重拾、重估、重建世界宗教中历史比较悠久的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民俗文化的犯罪学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在犯罪学中有着重要的功用。民俗文化规范文化行为、模塑文化人格、调节文化生活的功能可以遏制犯罪行为;民俗文化中的语言民俗、社会民俗、心理民俗等可以激活犯罪行为;在犯罪侦查中,利用民俗文化可以揭示涉案人的身份特征、查清涉案人的地域范围、分析涉案人的作案动机、辨析涉案人的反侦查伎俩。在犯罪防控中,应强化民俗文化的非正式社会监督功能、加强文化管理以净化文化氛围、加强民俗文化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