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89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万里 《船山学刊》2001,(3):19-21,50
明末清初天崩地裂的社会剧变,将王夫之置于灵与肉的炼狱之中,对他的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与成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南明永历时期的一段短暂的仕宦经历,对其政治思想的影响,作用尤为重要。1647年(清顺治四年,南明永历元年)初,清军分两路南下。一路由明降将李成栋率领进攻两广,连陷肇庆、梧州等地;一路由明降将孔有德率领自江西进攻湖南,连陷湘阴、长沙、衡州等地。上年10月即位于肇庆的永历帝,先后避难于梧州、桂林,于当年5月又至湖南武冈。客居于湘乡一直在寻找抗清救国之路的王夫之获悉这一消息,便与其友夏汝弼(…  相似文献   
22.
说起张贤亮,对中国文坛有所了解的人大都不会感到陌生。上世纪80年代,这位特立独行的作家的《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以其充满人性温暖的故事和新锐的思想,在国人中激起了巨大波澜。进入90年代后,在“文人下海”的一波热潮中,张贤亮在宁夏创办了一个影视城,以“出卖荒凉”著称,成为当今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现在的张贤亮,已经集作家、社会活动家与企业家的多重身份于一身。  相似文献   
23.
“四灵”是我国古代先民用以指代四方方位的瑞兽标识.起源于战国初期,盛行于汉、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通过对青海地区汉唐时期出土的相关文物资料的梳理,借助历史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认为“四灵”崇拜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在青海高原落脚.  相似文献   
24.
风波     
今晚,爸爸的老朋友做东请我们吃饭,我们来到酒楼,一眼就看见“千家惠”3个霓虹闪炮的大字,特别气派,走进去,迎宾小姐连忙微笑着弯腰行礼,服务真是热情。  相似文献   
25.
本文运用人类学理论方法,对在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中普遍存在、内容多元、形式丰富、极富功利色彩的民居灵物进行与之有结构性关联的少数民族宇宙观、宗教仪式禁忌和空间象征几个范畴的解读,以阐释民居灵物所蕴含的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和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并时与之相关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策略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26.
甲骨卜辞中的“四戈”即指四方。殷都内的居民依居住方位分为“四单”,而“伍’’是最其层的居民组织。卜辞中的“四巫”指的就是文献中的“四灵”,即“四象”: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相似文献   
27.
英语无灵主语句是英语书面语中常见的一种典型句型和独特语言现象。笔者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有关理论,从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认知突显原则三个层面,对英语无灵主语句中的修辞手段进行分析,探讨此类句子的认知生成机制和表现形式,力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寻新的研究视角,加深对这种语言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28.
四灵诗派是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一诗歌流派,该派反对江西诗风,以贾岛、姚合为宗,在当时颇具影响。其实,四灵诗派的形成与当地的文人社团有极大的关系。正是在这些社团的推动下,四灵诗派才得以团结聚集了流派的一批成员,形成流派风格,产生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9.
<离骚>在写到诗人欲以卜筮来决断去留之矛盾时,明写灵氛占断与巫咸夕降,但之后却只云"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因此而产生一个问题:这里为何仅言灵氛而不及巫咸?进一步说,灵氛占断与巫咸夕降之关系到底应如何理解?通过对楚国占卜习俗的考察,并结合<包山楚简><望山楚简>等出土材料与<九歌><惜诵>等文献,可知灵氛的占卜为两次,而巫咸夕降则为占卜后的祭祷,故而在选择占卜结果时便只举灵氛.由此亦可就原诗之内容作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30.
王磊 《殷都学刊》2005,(4):43-46
周弼《三体唐诗》、范唏文《对床夜语》、方回《瀛奎律髓》是宋末元初三部重要的诗学理论著作。三者都是就近体诗或着重就近体诗而言的;三部书都以“情景论”为其重要理论基础。但在诗学旨趣、理论核心、宗法对象、排击对象上又有差异。周弼和范唏文在反江西诗派的取径上,以及范唏文和方回在都宗杜诗的前提下,对杜诗的取法上,差别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